【#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乞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课题:29、古诗两首——《乞巧》 任课教师:吴永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在每个传统节日,我们都会有很多独特的活动,同学们能说说吗?(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节日的古诗《乞巧》。(板书: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诗人介绍。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2、学生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3、指名读(教师正音)。
、乞 (qǐ),“乞”字的意思——向人讨,乞求 、有同学知道怎么组词吗?(乞讨、乞求、乞丐„„)
4、同学们了解乞巧节吗?(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传说那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的女子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在那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午的阳光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 在水上面,根据碗底针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还是输巧。)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组长: 备 注
1、学习“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师范读。
、同学们知道七夕是什么时候吗?(农历七月初七) 、读了第一句诗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同音字:宵、霄)
、两个字的意思和写法一样吗?(“宵”—夜晚;“霄”—天空。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
(2)、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渡”是什么意思?(渡过) (3)、有同学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4)生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读出相会时的高兴) (5)同学们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吗?
(七月初七的夜晚,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意思对即可。 2、学习“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请同学们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家家”,“几万条”说明什么呢?(乞巧的人多,多得数不尽······)
(2)同学们猜猜,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巧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也许是
健康,也许是快乐,也许是父母的长寿······) (3)拓展知识《乞巧歌》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zǐ)妹千万年。 (4)这七夕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呀?
(美好······)
(5)同学们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吗?
(在七夕这天晚上,人们对着月亮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智巧) 3、朗诵古诗,体会意境。指名读、师示范读、齐读、(正音、齐读) 四、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咱们这节课和我们传统节日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我国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希望大家也能在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那一天来乞取自己的希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乞 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教学反思
1、 古诗语言精美,富有韵律。让学生多读,朗诵中加深理解,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
2、 进行适度的课外拓展,如学习了《乞巧》这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我们可要求学生去找找其他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再读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怡情养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2139c3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