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

2023-02-08 14:08: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赏析,语文
八上语文古诗词赏析

(一)《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二)秋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2.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三)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 2..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四)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3.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五).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先写地理位置,巧用“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再写傍晚时举目所见,由近及远,引人遐思。 B.颔联也说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也说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表现了靖康之难带来的痛苦,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象,语意双关;“老木沧波”一句更是饱含作者无限感慨,言尽而意无穷。 (六)《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七)《黄鹤楼 》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八、)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3分) 答:

3.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的依恋

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1分) 4.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2分) 答: (九)《长歌行》

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朝露待日晞"中的""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云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2.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趋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

3.诗中"百川东到海"是说成百上千条河流向东流向大海。我们曾学过一首词,其中有句和此句相反,请写出这一句:_ ____(苏轼《浣溪沙》 (十)《野望》

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地点:____,时间:____。事情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十一《早寒江上有怀》

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十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品味蒸与撼。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的特点。2分) 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 2分)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十三)送友人

1、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2、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

3.诗中“孤蓬”喻指 2分)

4.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十四、《鲁山山行》

1)这首诗,有一个字可以作为贯穿全诗的线索,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2)这首诗的一开始其实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字,诗人在“山行”过程的描写中,和这种感情互相呼应的字是

3)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简单说说这首诗的立足点和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4)对这首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 十五、《浣溪沙》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十六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之情。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

3.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1f1d9006294dd88d1d26b0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