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历(阴历)和阳历》,欢迎阅读!
![阳历,阴历,农历](/static/wddqxz/img/rand/big_65.jpg)
农历(阴历)和阳历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此,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回以协调。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蛮、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指定,而且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在我国,农历历法尤其适用于中原的广大地区。
阴历是用月亮的周期来定月份的。月亮从没有开始慢慢的长大,变成满月,也就是圆圆的月亮,再慢慢的变小,最后再到没有,这时就叫一个月了。所以也叫月历。我国古代又把月亮叫太阴,所以便把月历称为阴历。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大约二十九天半。所以阴历的一个月就是29或30天。把12个月叫一年,一年就是354或355天。可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大约要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经过阴历一年的时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并没有回到起点,还差十天左右。这样,三年就差一个月,18年就差了半年。也就是说,18年后,正月初一过年,就是在夏天而不是冬天了。这怎么办呢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每三年加一个月。平常年份是十二个月,加了一个月的年份叫闰年,是十三个月。这样虽然能够保证正月初一过年时是在冬天,但是,阴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并不固定,从而其它日子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不固定,在每三年里,大概会差十几天。这就是为什么从阳历来看,春节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的原因。
阴历还有一个名字叫农历。但农民并不能靠农历来种地,因为旧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把种地的日子弄错几十天,收成就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又想出个好办法,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也就是我国的24节气。农民种田用的是这个二十四节气,而不是阴历。
阳历也就是太阳历,它是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把365天定为一年,再把它分成12个月。与阴历类似地,阳历的日子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也是变动的,每4年差一天,加在二月里。这样,阳历日子的摆动幅度很小,只有一两天。对于人们来说,这一两天就算不了什么,完全可以忽略了。所以,阳历不需要节气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12fb8a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