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谈性别角色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欢迎阅读!
谈性别角色与女性的性别差异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洛德·坦尼森在一首题为《女王》的诗中这样写道。一般来说,社会要求男性刚毅、果断、勇敢、豪放;希望女性温顺、柔和、仁慈、怜悯。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社会期望的性别差异?
“壮男耕作于田园,女子周转于锅台; 勇士挥戈于战场,秀女纺织于闺房; 男人凭一颗头,女人凭一颗心;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俯首听命; 此乃纲常所致,违之天地难容。”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将戏剧中“角色”概念运用于社会生活与社会学之中,便有了“社会角色”理论。所谓社会角色,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赋予的。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规范而认同社会赋予他的角色,就获得了某一社会角色。
由于社会中的人基于生理差异而分为男性与女性,人们对某人的行为期望及相关的行为规范,也就存在着性别差异。如果某人在生理上是男性,人们便希望他的行为“像一个男人”;如果某人在生理上是女性,人们就希望她的行为“像一个女人”。这样,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接受这种期望与规范,分别成了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因此,性别角色的差异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造成的。 一、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为男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生理上的男女可以通过生理结构及其外在生殖器的差异来判断,而社会文化上的男女,判断与区别的准则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规范。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规范与标准,也就有不同的性别角色,因而性别角色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具有不同的内涵。 然而,无论什么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及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女人”或“男人”,都是在社会文化中被塑造而成的,也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因而,“社会化”成了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一个关键概念。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而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的过程。以下主要介绍的是大学生所经历的最主要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阶段——青少年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根据社会化理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外部社会环境条件。就一个生理意义上的女性而言,她从出生到最终成为一个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女人”,就是由于她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些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并认同社会对“女人”的期望与规范,从而成为社会认可的“女人”。因此,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男女角色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与文化潜移默化的结果,而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机制,就是同一性别模仿、区别对待和角色自我认同。 1. 同一性别模仿
同一性别模仿,就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舆论和教育导向的影响,往往以自己崇拜的同一生理性别的人作为自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种学习与模仿,既是无意识的,也是有意识的。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姐姐是女生模仿的对象;在商业社会文化中,“漂亮迷人、具有女性气质”的女性影视歌星,就是女生崇拜的对象。当然,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与生活条件不同,同一性别模仿的程度是不同的,但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成长,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同一性别
模仿行为。
2. 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青少年不同的生理性别而施以不同的教育与影响,按照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与规范来塑造她(他)。产院婴儿室粉色和蓝色的标签用于区分婴儿的性别;对待爱哭的孩子,男生则被指责为“怎么像女孩那样爱哭?”,对于女生,父母则会觉得无所谓:“女孩嘛,本来就爱哭”;父母买给女儿的衣服是裙子,玩具是芭比娃娃,而给儿子买的衣服是T恤,玩具是电动车。在家长、老师等成年人与儿童的互动中,一方面要求儿童按照他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来行动,另一方面,对“守规矩”的儿童给予肯定和褒奖,对“违规”的儿童进行惩戒,这样就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 3. 角色自我认同
一个人在心理上接受与认同社会赋予自己的性别角色,并遵循这一性别角色的规范,就是性别角色自我认同。一方面,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大大提高,自觉性加强,性别角色规范通过内化而起作用;另一方面,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一个人开始有了第二性征,生理上的变化更使他们认识到性别之间的差异,由心理的差异而接受文化上的性别差异。在“女为悦己者容”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青春期的少女开始比过去更爱打扮,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有时甚至希望吸引异性的注意。这些行为,都是以性别角色自我认同为前提,也是认同的表现。
青春期后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比幼童时代的社会化多了一项内容——性心理的发展。此后,作为一个女孩或男孩的言行,已经增添了性的内容,性别角色规范也越来越严格了。比如男女之间的打闹嬉戏就会由以前的无可厚非变成要承受社会舆论评判的“越轨”行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在起作用。女性被定位于家庭,男性则要出外挣钱以养家糊口。这样,青春期以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便具有了这两种倾向:女孩子要洁身自好,为将来的婚姻做准备,其社会化目的更多的是人际定向;男孩子应努力学习,为将来干大事挣大钱做准备,其社会化目的更多的是任务定向。这两种倾向,就是人们常说的“男人要干得好,女人要嫁得好”。在此误导下,就出现了男女两种不同的性行为评价标准,并错误地认为女性的主要资源在于她的生育能力,而男性则是他的工作能力。对性行为评价的双重标准和赋予男女不同的规范,无疑对两性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女孩子的婚前性行为往往受到的是批评与谴责,在性行为知识方面也比男孩子知道的少,由此导致男女两性在性心理发展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较明显。性别社会化的两种目标倾向,也会对女生的学习动机与升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女性满足于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放弃了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为“顾虑成功”,即害怕因学业、事业的成功使自己丧失了“女人味”,由此遭到社会的排斥,并带来婚姻的不幸。就像社会上对知识女性的经典形象描述: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这给女性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综上,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由于生理性别的不同而受到了不同社会化的训练,从而获得了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由于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当代社会对女性角色定位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的因素,女性也因此由一个生而平等的“自然人”被塑造成一个“弱者”形象的“社会人”。
二、家庭中的女性角色——以女儿为例
一个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从出生到死亡,她也许要经历许多生活的坎坷,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按照女性生命周期的变化,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而言,她要经历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变迁。
以自己为例,简要谈谈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女儿角色。
任何一个女性都要经历做女儿的阶段,扮演女儿的角色。女儿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是相对于父母而言的,因此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望,也主要反映是父母的意志,扮演角色是否合格,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满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114a50f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