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及负面效应分析

2023-02-23 16:2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及负面效应分析》,欢迎阅读!
全球化,负面,效应,产生,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及负面效应分析

作者:上官杨兰

来源:《各界·下半月》2018年第08

摘要:全球化长期以来被认定为不可逆的潮流,其带来的正面效应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当今,全球化发展进入较为动荡的阶段,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带来一股逆全球化的风向,如何看待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负面效应是否具有可消除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影响全球化的进程。

关键词:全球化;产业;国家安全;文化 一、全球化概念

全球化问题的基础是需要对全球化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剖析,经典的全球化理论是指生产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但从当下来说,社会交往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生态环境都与全球化产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要思考我们究竟是需要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则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而逆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的产物,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的严重程度是关键。 二、全球化问题及负面效应 (一) 经济角度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这也是老生常谈了,资本的趋利性是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全球化使得这一现象产生,更确切地说是因为资本的趋利性而推动全球化,全球化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同时全球化为资本提供正向反馈,逐渐发展成相互作用的力量。

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引发摩擦和冲突,这种竞争并非完全是公平条件下的竞争,由于历史、发展程度、地理、自然资源等因素造成的生产要素的优势加之在跨国资本有意的引导作用下对许多国家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转移,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资本逐利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一国长远发展的考虑,这样导致国内产业结构趋于恶化。

这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完善的,一个国家要长远发展,本国必然要有支柱性产业的支撑,工业制造业产业全部转移,一个国家的经济会陷入极大的被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目前来说,资源全球化配置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资本所有者和跨国公司,普通民众得到的利益小于其所带来的弊端,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阶层,失业率也大大增加,中低收入阶层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从而引发社会问题,阶级矛盾激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从短期来说是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状况,也促进其产业发展,但是部分高污染企业造成的环境破坏不可估量,而且其产业发展也只限于初级或者低级的工业產业,难以向高级产业过渡。 (二) 政治角度

全球化发展虽然有其内在合理性,但是全球化的进程,如何实现充分的全球化却仍然存在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各国虽然渴望在经济、贸易方面实现全球化,但每个国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全球化虽然加强了政府之间的联系,但各种不同政体之间存在的分歧却难以真正解决,全球化在过去的时代更像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诗意的欣慰感,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更偏向于理想化,但现实情况却十分严峻,国家要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构成阶级的人员要素是不断流动变化更替的,无法说从长远看是有益的,这对于当下当前阶级的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势必会触及国家的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威胁国家安全,例如通讯、能源等,例如美国对华为、中兴等实施限制、制裁。我们国家也是一样面临这种问题,全球化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何处理政府之间更深层次的矛盾呢?协调不同国家统治阶层的需求的平衡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 文化角度

全球化虽然加强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也逐渐凸显,有些问题并非加强沟通与理解就可以解决的,尤其涉及信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目前的全球化更像是强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过程,文化依托于经济政治,同时又具备大众接受度高的传播载体,文化的渗透无声无息潜移默化,近年来我国为什么要多方强调国学、传统文化学习,也是意识到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显现并发挥作用,例如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化发展的片面性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会带来不可消除的后果,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全球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倒退,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当下最需要考虑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特朗普新保护主义与全球化再思考[J].清华金融评论,20174):107-109.

[2]曾向红.全球化、逆全球化与恐怖主义新浪潮[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3):130-156.

[3]陈伟光,郭晴.逆全球化机理分析与新型全球化及其治理重塑[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75):58-7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d13e2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