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性恋研究概述》,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性恋研究概述
作者:赵然 颜婷婷 郭俊丽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9期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同性恋的定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特点,相对于欧美及港台地区的同性恋研究发展现状,我国大陆地区处于研究起步阶段。 关键词同性恋 同性伴侣 群体界限
作者简介:赵然,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8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性别社会学;颜婷婷、郭俊丽,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8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271-01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 D-3),同性恋指:“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和性爱行为;对异性缺乏或减弱性爱倾向,也可有正常的性行为”。同性恋对应英文中的homosexuality,但在英语世界,许多研究者和同性恋者认为homosexuality过于强调“性”且较有医学化意味,同性恋研究其实对应的是lesbian and gay studies,我国港台地区则采用“同志研究”的说法。鉴于“同志”在大陆仍有其历史含义,故本文仍采用“同性恋研究”指代gay and lesbian studies和同志研究。
李银河将同性恋研究分为五大类:1.关于同性恋历史的研究,主要是从历史角度考察古希腊罗马时期直到现代的同性恋现象,以及近几十年的同性恋运动;2.关于同性恋本身状况的研究,比如数量、性格特征、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3.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4.关于人们对于同性恋态度的研究;5.关于同性恋者同其他人关系的研究,比如同异性/同性伴侣、父母亲戚、子女等的关系。
周华山总结了欧美当代同性恋研究的几个特点:1.反本质主义,认为同性恋并不是某个固定的人种类别,而是被历史性构建出来的,同时同性恋/异性恋二元对立也不是必然的;2.跨学科、跨领域,同性恋研究(lesbian and gay studies)已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但从学科领域来说,它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媒介研究、性别研究等范畴,从理论架构来说,更是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符号学等多个层面汲取养分;3.差异政治,强调差异而非同一性,尤其关注各种性少数群体,把阶级、种族、性别等多因素纳入同性恋研究,拒绝用单一的“性身份”来界定个体;4.边缘化,从师资力量、科研经费等来说,同性恋研究仍是学术界的少数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港台地区的同性恋研究是随着九十年代的同性恋运动发展起来的。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范围遍及文学、文化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媒介研究等,理论脉络上也较为跟进欧美的同性恋研究发展进程。在中国大陆,同性恋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性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主要的研究成果均来自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界,张北川、李银河、刘达临等初步从理论和调查资料两方面介绍了同性恋的基本状况。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在防治艾滋病的话语主导下,对同性恋(主要是男同性恋)的讨论增多,主要关注的主题是同性恋的成因与防治、同性恋与艾滋病、大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同性恋权利等。在社科领域的同性恋研究主题也逐步深化,涉及到同性恋身份认同、跨性别现象、消费空间、同性恋社群、组织、网站等,但是绝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男同性恋的。许多研究在标题甚至摘要中都只提“同性恋”或者“同志”,但其实内容仅与男同性恋相关。可见在对性少数人群的研究中也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除了少数出自同性恋组织或同性恋者之手的研究,许多中国大陆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也讨论同性恋的成因,这在近年来国外或者港台的人文社科研究中是很少见的。从未见到对于“异性恋的成因”的研究,同性恋却需要为自身的存在找理由,这反映了一些研究者的异性恋思维模式。不同于国外的是,有两篇学术论文探讨形式婚姻(即由男女同性恋双方假结婚或组成无性婚姻伴侣),可算是难得的针对本土现象的研究。应该注意到在2001年同性恋“去病化”之后,仍有一些将其作为治疗对象的学术论文发表。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有访谈、问卷调查、口述史、文献分析等。定性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1989~1991年李银河和王小波对北京49例男同性恋所作的调查,见于《他们的世界》。定量研究较少,较详细的是1991~1992年刘达临进行的一次样本量为254例的调查及1981~1991年鲁有光对1000例同性恋者所作的临床研究,二者合并后的定量分析见于《中国同性恋研究》。潘绥铭等则于2000年和2006年进行了两次随机抽样的全国成年人口性调查,2006年还进行了随机抽样的全国大学生性调查,其中都涉及到了同性恋,但只包括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同性恋、对同性恋的态度等相关问题。他认为用随机抽样调查法研究同性恋或者其他的边缘群体并不适合,因为在社会压力下,受访者可能不承认自己属于这个群体,而且有的群体界限也不清楚(如同性恋)。
参考文献:
[1]李银河,王小波.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刘达临,鲁龙光主编.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5]潘绥铭.中国性革命纵论.高雄:万有出版社.2006年版. [6]张北川.同性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7]周华山.同志论.同志研究社.199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c87bc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