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开一笔写“秋意” 别出心裁制文章

2022-04-20 23:3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宕开一笔写“秋意” 别出心裁制文章》,欢迎阅读!
开一,秋意,别出心裁,文章


宕开一笔写秋意 别出心裁制文章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作为文学家,刘禹锡一生创作了八百多首诗作,赢得了诗豪的美誉;写下数百篇文章,柳宗元评其为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也。然而,刘禹锡却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刘禹锡也不例外。他青年登科,一生致力于革新事业,但政治厄运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他一生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既然不能兼济天下,诗人只好独善其身。但凭借着一位政治家特有的敏感,又使他虽身处江湖之外,却不能忘庙堂之高,于是诗人更加贴近大众,体察民情,深入思考,从而走上了穷愁著书的道路。不幸的生活遭遇使刘禹锡生发出无限的感慨,他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自慨身世、怀古伤今之上,而是进一步看到了社会黑暗、统治阶层腐朽的一面,因此他的诗歌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斗争精神。



刘禹锡有两首《秋词》就创作于诗人遭贬官,任朗州司马期间。这两篇诗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心境却丝毫没有受此影响,对秋风的感受与众不同,能另辟蹊径,唱出了秋日胜春朝的励志高歌,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先来读一遍这两首一反前人悲秋主题的诗歌: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我们先来对第一首诗作逐句的赏析。自古以来每逢到秋天,人们多会感到悲凉寂寥,然而作者却不那么认为,诗人偏要说秋日要比春朝更美好。这样的写法与诗人的思出常格是一致的,在诗人的眼中,秋日不只代表萧条,秋日也自有它的可爱之处。下联的碧霄,指的是湛蓝的天空。末尾两句写的是:你看那秋日晴空中,一只矫健凌厉的白鹤正排云直上,满腔的诗情都带到了澄碧的九霄之上。细究起来,这只鹤的形象虽然是孤单的,但同时又是顽强的。正是由于它的奋飞,冲破了整个秋天的肃杀氛围,使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这只冲天飞鹤不正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吗?



再来看第二首,数笔勾勒,一幅简洁的秋景图赫然跃入眼帘:因为秋高气爽,所以山明水净,夜里又下了霜,几树红叶衬托出枯叶的苍黄。是秋天




的本色,但却不是凄冷的,尚有红、黄掺杂其中。色彩的点染恰到好处,如美人化妆,关键的几笔最见功力。下联中的原意是使唤狗这里有使之意。后两句意为:你若不信,请试上高楼一望,真是清气透彻入骨,哪里像那浓艳的春光美色使人轻浮若狂!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借贬春色的轻浮衬出秋日的肃清,在一正一反中,诗歌的主旨——秋色怡情——被表现出来。



两首诗一气呵成,没有拖沓之感。并且在主题上宕开一笔,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风韵。考究前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秋景总是被文人骚客涂抹上一层萧瑟悲凉的色彩,自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已成为历代文人吟诗作赋的传统主题,无数诗人写过秋的凄清,秋的肃杀,表现出寂寞或衰颓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秋词》却歌咏秋天,高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奋进的秋歌,使人读毕,振奋不已。



两首《秋词》主题相同,写法却各异,同时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重写,借写出,由秋气写到做人要有志气,这样面对寂寥的秋日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有奋斗精神,像那只鹤一样排云而上到九霄,表现出志在高远、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其二重写,描写秋日有代表性的景物特色,明净凄清又不乏色彩,寂寞中又有热闹的成分,望着这清澈入骨的秋色,整个心都在这片秋色中沉淀了,升华了,剩下的只是满腹的肃然,满腹的深沉,这又怎么是那繁闹的春色可以相比的呢?



两首小诗中,诗人借助鲜明的艺术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既包含深刻的哲理意蕴,又不乏艺术魅力,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读来真是令人受益匪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74c23c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