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5微写作例文》,欢迎阅读!
【优秀实例】
(一)赞成送考
【实例1】
今天早晨是家长送我来考场的,我以为“家长送考”很正常,且对孩子有利无弊。或许人们以为这样做会给孩子增添压力。其实考生本已有很大压力,家长只要处理得当,便会如一波春水温暖抚平孩子焦躁的心。而且一旦有突发情况发生,家长也会如一颗定心丸一样,他们对孩子行动和心灵上的帮助都是不可或缺的。进一步讲,一句温暖又镇静的祝福会给孩子无限动力,让我们能兴奋、高效地考试。送考,送的是安抚,是祝福。
[评析]观点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从“减压”、“应急”、“给力”三个角度依次深入地展开分析。表达亦很有特色,“一波春水”、“定心丸”使用形象的比喻说理,语言凝练、具体。
【实例2】
我认为送考是合情合理的,理由如下。其一,送考是对考生莫大的支持,与家长挥手作别时的一句加油,给了考生无尽的自信和力量,让他们知道,父母就在身后。其二,对于父母而言,这其中更是有一种喜悦的味道。目送儿女,一睹他们鱼跃龙门,我想此刻父母心中定会感慨万千,喜上心头。其三,送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代科举,便有友辈相送上京赶考的传统,如今的送考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新形式,这也体现了一种传承。总之送考寄托了太多美好的希望与期许。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理由充分。既能联系实际,又能打通古今,从送考的益处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详细到位地展开评说论述。追溯送考传统,见识有过人之处。
【实例3】
面对高考这场“硬仗”,我的父母同许多家长一样,早早地陪我来到了学校,校门口两老一少,脸上挂着鼓励和期望。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对考生的一种支持与鼓励,是应该得到理解并给予赞美的。作为高考考生的我们,难免紧张。赶考路上若有家长陪伴,也许会更感沉稳。一句“加油”听在耳里,暖在心里,考生进入考场时不再焦虑不安,不在双腿发抖。家长送考,送的是心安,是依靠,更是力量!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现身说法,有感而发。评论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感,形象的描述送考对于考生的好处,辅助评论,表达亦有特色。
【实例4】
作为一名被家长送考的学生,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值得认可的。首先,家长送考为考生传递了一份期待与一份鼓励。在家长深情的目光中,自信地走入考场,有助于考生平稳心态,正常发挥。其次,“家长送考”也是对考生青春的一份纪念。十八载春秋,家长与孩子共度了人生的花季、雨季,在高考这人生的重要一站,不能缺少家长的见证,考生迈向的不仅是考场,更是社会。因此我认同“家长送考”。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理有据。特别是把“家长送考”当作家长对考生青春的一份纪念,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度人生的美好时光、重要节点,角度新颖,见识优于一般考生。
【实例5】
我认为“家长送考”是一种蕴含着家族亲情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人们对父母爱子女的由衷赞叹。家有考生,又是独苗,哪个孩子的父母不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在送考中,父母的恩情如山,可知矣。而若将此行为放在社会层面思考,这一现象向我们传达出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家族观念,家族成员互为依靠,家族纽带维系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送考不正如此吗?
[评析]观点明确,对于观点的陈述不是只停留在“同意”或“不同意”上,而是有相对完整、到位的表述“家长送考是一种蕴含着家族亲情和中华文化传统的现象”,非常难得。从家族亲情文化传统的角度评论这个问题,既独出机杼,又高屋建瓴,新颖的角度展现了考生较为深厚的积淀。
【实例6】
今天早晨是我的家长送我来考场的,我想这应是众多考生共同的经历。个人认为“家长送考”真实而大气。首先,高考的确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家长忙前忙后,一早上叮嘱唠叨都收不住,想让他们淡定地坐在家里,这是不太实际。更重要的是,在送考过程中,他们自然流露的高兴与冲动,不顾自己不惑之年的身份,在路旁、在考场外,高声呐喊加油助威,这一切总能令考生嘴角上扬,心里轻松。家长送考真是可爱又霸气!
[评析]观点明确,认为“家长送考”真实而大气,从观点到评论真实新鲜,清新自然,不矫情。在完整的论述结构中,“接地气”的阐释展现了考生应试时轻松的心态,这一点非常难得。
(二)反对送考
【实例7】
每年高考季,家长送考总是一道壮丽的风景。尽管这彰显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怀,但我认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弊端。子女终究要步入社会独立发展,但在孩子步入社会前的一场关键战役中,家长们仍攥着孩子不放,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考生自行前去赶考,自己去面对高考中的种种挑战,这无疑更能锻炼勇气与自立能力。家长的牵挂可贵,适当地放手也是必需的。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立足孩子的长远发展,展开论述,有理有据。
【实例8】
尽管我的父母并未来送我,我依然看到大多数的考生们都在父母“护送”下达到考场。“家长送考”体现的关心可以理解,我作为考生并不希望他们送考。其一,在很短的时间内,人流车流大规模的聚集,给周边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给许多行人带来不便。其二,“家长送考”本以使孩子安心、放松为目的,如今却南辕北辙,你看那黑压压的人群,给人以“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反使我等考生压力倍增,颇有“上刑场”之感。让孩子独自面对人生,请从“不送考”开始!
[评析]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理由充分。列举自己应考时所见到的情景,“靶子”立的好。评论中变换角度,逐层深入。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古诗词的运用形象生动。
【实例9】
在高考前夕,我耐心地劝说母亲不要来送考,得到了她的理解。我认为家长送考是对孩子的一种期盼、关爱,可以理解,但带给孩子的或许更多的是一份压力。孩子可能本不紧张,反倒因为此举紧张起来。相反,临行前的一个拥抱、几句叮嘱能让孩子记得更深切。行走在路上回想起家中那份沉甸甸的殷切的爱,自己更拥有了强大的心理暗示的力量!所以,爱带在身上,放在心中,就足矣了。家长准备好一碗绿豆汤就足矣了。
[评析]观点明确,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实例展开评论,思考辩证,说理形象。从弊端和解决办法两个方面,或较全面地展开评说论述。
【实例10】
我观“家长送考”,认为它虽在情理之中,却大可不必。于家长而言,面对孩子的人生大考,本就焦灼,送考则意味着将奉上更多的叮咛与嘱托,自身心态势必发生改变,严重者
还要徒增焦虑。于考生而言,“家长送考”使其失去了独当一面、抗拒人生压力的体验,家长过多的叮嘱更易使考生情绪波动,处理不好,家长、考生间也容易引发没有意义的小摩擦。回想今早,吾母立于家门而止,吾拱手抱拳相嘱:“待我凯旋便可!”母曰:“可矣!”我独自于湛蓝碧空下奔赴考场,轻装上阵。“家长送考”?实则不必。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在清楚明确的评论中,有独特地表达方式,自己上考场前,母子分别的桥段半文半白,轻松幽默,为评论提供了形象有效的佐证。
【实例11】
今天我并未与家长一起来考场,并不是家长有事不能送,而是我阻止了他们。古时赶考,往往皆是考生一人独行千里,因为这千里独行正是他们成熟前的最后一次磨练。如今我一人独自来考场,虽非千里赶考那么夸张,但亦是独立的一种姿态。我认为“家长送考”现象实际是家长过分关心,考生过分依赖的一种表现。让孩子独自面对成熟前的最后一关,不是会令高考更有意义吗?
[评析]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较为难得的是追溯赶考送考的传统,援古鉴今,见识有过人之处。古人千里独行,今人“家长送考”,两相对比展开评论。
(三)辩证说理
【实例11】
“物无喜恶,过则成灾”,家长送考只要适度便是好事。一段舒适的车程,几句鼓励的话,一杯温开水,会使考生心神平静,正常发挥。但家长若因送考占用车道,阻碍交通,或是不听劝阻,要强行送入考场,这样既影响了考生的心情,又给他人带来不便,好事便成了坏事。其实送考本质在于考生、家长双方心安,其过程越简单,效果越好。少了众人的不便,多了人人心安,“轻车简从”,送考适度,何乐而不为。
[评析]观点明确,辩证分析,以“送考适度”将利弊双方对立的认识统一了起来,在150字左右的篇幅内有效完成,展现了考生优秀的成文能力。表达具体、凝练,结构严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35bc417f1922791688e8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