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诗的意境

2022-07-19 22:14: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唐诗的意境》,欢迎阅读!
浅析,唐诗,意境
浅析唐诗的意境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之盛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唐诗不仅题材广泛,作品丰富,诗人如林,诸体完备,而且在诗歌艺术方面开拓了无限广阔。不仅如此,唐诗的美妙意境更是令后人赞叹不已。接下来本文就将对唐诗的意境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意境,作为一种审美追求,自古以来一直为中国的士人所神往。然而什么是意境呢?中国文艺美学界似乎还没有给出一个十分确切的说法,夏昭炎先生在宗白华先生的话中得到启发,将它定义为“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出的艺术世界”。我把唐诗的境界大致分为两种,即阳刚与阴柔,或称壮阔和悠远,大概与司空图所谓的“雄浑”与“冲淡”,严羽所谓的“沉着痛快”与“悠游不迫”,王国维所谓的“大”与“小”、“宏壮”与“优美”等等意思相似。

阳刚是境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人追求阳刚之美,追求壮阔宏大的境界,其源已久。唐诗中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广阔的空域,磅礴的气势,汪洋恣肆,渺不可及。

首先,唐诗的阳刚之美体现在它雄壮的气势。盛唐作为一个解放的时代,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孕育了诗歌的壮美气概,而李白最为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尤其能够表现出诗歌的雄壮之美。他怀着对故乡风土的无限热爱,大笔一挥而成《蜀道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祖国山川的阳刚之美,又融入富于悲剧美的神话传说,使全诗呈现出交响乐般的雄伟丰富。再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气势磅礴、奔腾万里的黄河大放异彩,更是将诗人高瞻远瞩、意气昂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显示出来。

其次,唐诗的阳刚之美体现在它广阔的空间。所谓意境,本来就是“意中之境”,“意”中的空间越广阔,无尽之意也就越有驰骋之境。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向来为人们所传诵。平衍的大漠上,一道炊烟直直地升起,长练般的黄河托着一轮圆圆的太阳。横与竖、直与圆,互相对比,互相映衬,简单清晰地显出了沙漠的风格:单一、苍茫又无尽。诗人以最平实质朴的描述性用语,以一种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的浑朴雄壮之美把读者慑服。又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读者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

再次,唐诗的阳刚之美还体现在它高昂的格调上。初唐陈子昂留下的诗作并不多,但仅一首《登幽州台歌》,他就注定不会被遗忘。在陈子昂的“怆然涕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以短促的人生求取不朽功业的进取精神,是一切志士雄才所共有的时不我待的深沉感慨。一股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慷慨不平之气,一股俯视一世、仰天长啸的郁勃雄豪之气,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在那寥寥的二十二个字中,囊括了理想与现实、有


限与无线这两个最普遍而永恒矛盾,因而能激起读者普遍的共鸣,并具有永恒的魅力。无怪乎林庚在《陈子昂与建安风骨》中说道,“它是突出在众星之间的一颗超等星”,“它的光芒遥遥地照亮了盛唐的诗坛”。

最后,唐诗的阳刚之美还体现在它悲慨的忧思上。英雄崛起于乱世,文士命遭坎坷于“盛时”。这种情况常使那些抱负孤高或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积愤在心,发而为艺术为意境,以宣泄胸中之郁结,自多慷慨悲壮之音。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以沙似雪、月如霜的边塞苍凉风光为背景,映照出苦寒清冷月光中战士思念家乡的情绪。此时,一声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传入耳鼓,回荡胸中,有如征夫怨妇如泣如诉互道离索之苦,这笛声引爆了征人、诗人的沸涌着的思乡情怀,于是“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悲壮镜头便呈现在诗人和读者的眼前心头。

除了诗歌的阳刚之美,唐诗的意境还有阴柔美。阴柔是意境的又一基本形态,它与阳刚型相对,恰好构成意境的两翼。

第一,唐诗的阴柔美体现在它气轻韵柔,气韵生动、轻柔不在言辞柔婉华美,不在形象纤巧秀丽,气韵之妙,妙在“言外”、“画外”。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表现的是隐者的行为,它由虚而实(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实而虚(云深不知处),虚虚实实,宛若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扑朔迷离,恍惚迷离之感,充分呈现了隐者的风神,其气舒缓柔和,其韵淡美悠长,其所构成之意境则幽清深远,令人颇觉境深味长。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把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第二,唐诗的阴柔美体现在它境界深远而幽寂。 王维尤其擅长营造深幽的境界,最典型的就是他的五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诗歌的前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寂寥而又幽清的夜晚的山间,正当读者沉醉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时,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不时地呢喃几声。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唐诗的阴柔美体现在它境界蕴藉而常含愁怨。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的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杜甫的《月夜》就是一首秋夜怀念妻子儿女的诗,诗中表现了杜甫对妻女的真挚深沉的爱。“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儿女还小,不懂得大人的情感,还不知道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而


杜甫作为一名父亲,对于子女确实百般思念。在这种对比下,诗人的情怀得不到对应的安慰,也就更显得思念之深苦。而诗人的妻子闺中独看月,满腔的思绪无人倾诉,只好独自承担起思念的愁。“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诗人想象妻子在月下时间太长,头发让雾气打湿了,清冷的月光下洁白的手臂也凉了,画出了妻子月下孤独形象,充满了对妻子的怜爱之情。

总的来说,不论是阳刚雄壮也好,亦或是阴柔幽怨也罢,唐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妙至极而难以言表,吸引着读者徜徉在唐诗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唐诗的世界。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109033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f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