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新诗鉴赏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中国新诗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中国新诗鉴赏 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类型:人文科学类 适用范围:全校学生(人文学院除外) 学时数:3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 课外学时: 周学时: 3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查 制订单位: 人文学院 制订日期: 2013-12-8 执笔者: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为适应新世纪的大学生所要求的通识教育,为配合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改革而设计。本课程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作品的能力,并使其初步认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及文学成就。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学生的诗歌爱好与热情,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用白话创作的新体诗歌。这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出现了众多的诗歌流派,各具风姿的代表诗人,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本课程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新诗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的诗歌流派,并对一些代表性的诗歌如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进行重点赏析。。学习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通过对中国新诗发展历程的分析与归纳概括,以及对代表性诗歌作品的分析,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精品的内涵及意义。同时,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充分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正确评价当代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品的能力,并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品,掌握诗歌艺术的欣赏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和音频、视频材料。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属于基础性通识课,不需要先修其他课程。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刘树元,《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按章节详细填写) 第一讲 中国新诗概述;
现代诗歌部分(一):新诗的诞生——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 重点:新诗的产生及其意义;早期白话诗的内涵。 难点:新诗的特点。
第二讲 现代诗歌部分(二):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卞之琳
重点:闻一多、徐志摩等诗歌分析。 难点:新月诗派的创作特点。
第三讲 现代诗歌部分(三):象征诗派——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重点:李金发等诗歌分析。 难点:象征诗派的艺术特色。
第四讲 现代诗歌部分(四):“雨巷诗人”——戴望舒
重点:戴望舒诗歌分析。 难点:戴望舒诗歌内蕴。
第五讲 现代诗歌部分(五):九叶诗派——穆旦、陈敬容、辛笛等
重点:穆旦等人的诗歌分析。 难点:九叶诗派的艺术特色。
第六讲 当代诗歌部分(一):新时代的抒情诗——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重点:郭小川等人的诗歌分析。 难点:政治抒情诗的特色。
第七讲 当代诗歌部分(二):朦胧诗——食指、北岛、顾城与舒婷
重点:朦胧诗人的代表作品分析。 难点:朦胧诗的艺术特色与内在精神。
第八讲 当代诗歌部分(三):新生代诗人——韩东、李亚伟、西川
重点:新生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分析。 难点:新生代诗人创作的价值。
第九讲 当代诗歌部分(四):乌托邦写作——海子、骆一禾
重点:海子、骆一禾的代表作品分析。 难点:海子对大自然的书写。
第十讲 台湾诗歌:浓烈的乡愁——余光中、洛夫、纪弦、郑愁予
重点:余光中等人的诗歌分析。 难点:台湾诗歌的乡愁内涵。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章节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实讨习课其小
授 验 论 题 外 它 计
采用何种多媒 体教学手段
现当代诗歌概述;现代诗歌部分
第一讲
(一):新诗的诞生——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现代诗歌(二):新月诗派——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卞之琳 现代诗歌(三):象征诗派——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现代诗歌(四):“雨巷诗人”——戴望舒
现代诗歌(五):九叶诗派——穆旦、陈敬容、辛笛等
当代诗歌部分(一):新时代的抒情诗——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当代诗歌部分(二):朦胧诗——食指、北岛、顾城与舒婷 当代诗歌部分(三):新生代诗人——韩东、李亚伟、西川 当代诗歌部分(四):乌托邦写作——海子、骆一禾
台湾诗歌:浓烈的乡愁——余光中、洛夫、纪弦、郑愁予
第十一讲
合计
考查
2 23
2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2
1
3
3
3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音频及视频材料
5 4 3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0c8c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