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浅析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聂广瑞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发展、优化资源、加强管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存在各自的缺陷,现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免出现大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優化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希望促进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预算管理 一、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控制模式,它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兼具通过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设计,借助多种方式反映出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财务活动情况等对企业整体进行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有助于合理配置国有企业资源 企业战略规划决定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又直接影响战略的实现,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价值最大化。全面预算是资源配置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企业业务流、人力资源、资产等优化整合。企业在建立全面预算的过程中,企业要有明晰的发展战略,全体员工的努力,利用全面预算发挥战略管理的作用。 2.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切实提高并落实企业精细化经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的必然途径,是企业对未来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未来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全面预算不仅明确了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还明确了各个部门工作的具体目标,为企业提供了未来战略目标的一个全面框架。企业根据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细化,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全面预算管理整体战略意识,并没有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相联系。还有一些企业缺乏企业对预算管理执行的保障手段和制度约束,往往只关注预算编制这一形式,而对企业人力资源、业务经营、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力度很弱。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员工仅仅把全面预算管理当做一种工具来运用,而不是当做一种管理方法来运行,没有把企业的预算管理与自己的工作相联系,对预算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些企业认为预算仅仅是报给上级领导看的,市场的变化是难以预测和分析的,缺乏可操作性,也很难契合实际,因而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把预算管理视为形式主义。 2.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1)预算管理监督制度不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造成对预算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在预算执行与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确实按照其事前预算编制的内容执行,但缺乏预算管理的事中监控,未能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在预算执行与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与预警,导致企业预算与业务活动相脱离,预算目标因根据客观影响因素的变动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调整。预算管理是动态的,静态的预算管理最终导致企业预算工作流于形式。相反,还有一些企业随意性较大,对预先编制进行不符合实际业务活动需要的变更,随意增加
预算外业务活动,或者随意减少预算内业务活动,这同样对企业预算的执行增添难度。 (2)企业预算管理的监督与激励不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考核指标较少且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同样,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将无法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而预算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3.预算管理手段和方法滞后
现阶段,全面预算管理还达不到科学化、合理化,监控、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在预算执行时没有形成硬性的有效的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强。在分析预算结果时,并没有将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异原因进行深刻的剖析,仅仅将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进行简单的差异对比,忽视了预算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功效。 4.国有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项目大力支持,建设单位对设备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企业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国有资产,在资产的购置方面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导致企业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问题。由于企业预算时不按照正常需要量进行预算申报,造成大量仍可使用的设备处于休眠状态;由于资产的利用率低,购置、管理、使用的脱节,对资产不能及时有效的保养维护,会直接影响资产使用效率。 三、优化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完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好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应真正做到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了解预算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调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树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管理理念和战略思维,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结合,促使企业预算编制更为合理、科学性,从而为企业的不断创新与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思维传递给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全体员工,督促他们学习并执行运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沟通协调,为更好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完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1)完善预算编制和审批制度
企业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编制过程中可延长编制时间,确定预算目标,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积极配合编制预算。预算编制完成后提请审批,审批过程中董事會可就预算草案与专门事项进行公开讨论,并分组进行审议,审计通过后再下达预算指标。 (2)加强预算执行阶段的监督与控制 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的核心工作,企业预算的执行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执行力是最终实现预算的重要一环。事中监督是对预算执行情况最为准确的监督,企业应将这种监督工作纳入常态化工作流程,制定预算执行监督制度,明确监督预算执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人员、业务活动、发展进程等等。
(3)健全预算执行决算评价及责任制度
结合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建立预算执行、预算责任中心,明确预算目标、职责、程序,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控。建立预算管理机构,处理与预算执行相关工作,加大对预算执行决算评价的审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违法问题严肃处理。
预算执行的决算审查在对政策审查基础上对决算报表的数字关系和完整性方面进行审查。另外,应加大对预算使用绩效的审计,对审计出的违规、违法问题,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3.强化资产价值管理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资产管理并不是个别人的短期行为,而是集体共同努力、团结合作的工作。资产管理人人有责,提高资产管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层应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且资产管理工作中要起到表率作用。企业全体员工都应自上而下形成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各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避免对国有资产购置、使用的随意性、盲目性、短期性。 (2)做好资产分类管理工作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其中非流动资产又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对各类资产的财务核算再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都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等相关的规范性的制度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的分类管理,使其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清理,以统筹安排和调配使用,对资产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得到保障。 (3)明确资产管理绩效目标
预算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体系。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绩效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更大的效益。预算绩效管理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为目标的显现提供服务。预算绩效管理是考核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资产绩效管理是资产配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资产管理与绩效管理二者相辅相成,加强资产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对资产绩效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要与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4.改进预算管理方式与手段
预算管理不仅需要企业事前预算,还需做到事中控制、事后分析,通过优化预算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优化组织协调能力。企业以组织的管理控制系统为出发点,对系统进行重新划分,主要分为两大模块: (1)综合绩效评价模块是以综合指标作为基础指标,对工作成果、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判,其中KPIS系统法和平衡计分卡法是经典的评价方法。以综合指标作为基础指标的业绩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门及员工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可以完成的,但控制较紧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发展和战略目标。
(2)激励机制模块,是以相对标准值作为基础指标,设定指标的上限和下限,通过“标杆法”(标杆法是以最好的业绩设定为公司的目标)进行激励机制的设计,对相对业绩评价水平进行奖励。
总之,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日常复杂,企业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必须具备有序和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预算管理,推行预算管理就是提高企业自身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毛洪涛,程军,邓博夫.预算报告编制参与、调整及其决策价值.会计研究,2013年第8期. [2]丁金虹.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年第36期.
[3]段文生.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1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e104d6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