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术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一〕
今天,精读《给老师的倡议》一书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篇。我想用一个词语概括心中的感受,怎奈翻遍脑中所有的词汇,竟找不出哪一个词可以淋漓尽致的叙述我的敬佩之情。语言有时候就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整篇文章使我最难忘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则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服务动――这大略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是啊,想想自己平时的课堂,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了吗?自己总是在用一个规范来要求无论从认知还是心理上都不一样的孩子。更另人无法容忍的是,当一个认知能力稍差的孩子没有到达自己所谓的规范的时候,自己更是像民工工头一样,以冷冰冰的白眼相加。自己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泄,可是,可是,我可怜的孩子呢?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感受?老师对不起你们啊! 我又想到了平时的公开课,为了课堂结构的紧凑和学习的深度,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眼里总是那一局部好学生,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不是一架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吗?那些被我遗忘的孩子们啊,你们站在底下是怎样无奈的抬头望啊。
美国的教育家杜威,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我们学校老师规定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他们易于到达的,不应该是高不可攀的,是呈阶梯状的。要让儿童一步一步去实现,并能从中得到收获与乐趣。做到“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
是的,以后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不再指定统一的目标让不同的孩子去到达。我将动脑思考,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进步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哪怕他们的进步是微小的。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二〕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书,由玛琳。嘉伯。林德曼〔美国〕著。那到手的时候,我大概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干燥理论的教育丛书,而更像一本实用的教学手册。 此书一共分为四大局部: 一、美术课程的根底。
其中阐述了美术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详细记叙了各学段学生学习目标,美术特长学生教学方案等等。
二、美术的构成:美术元素,构图原那么以及艺术创作。这也是篇幅最长的一局部,因为其中波及到线、形状、明暗、阴影、空间、设计原理、构图、构思等等几乎所有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点,最有意思的是,每个关键点中,都有“学习动力小创意〞这一局部,如“线〞章节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铅笔,试着用一下别的工具,钢笔或者炭笔等等,如果用力压着这些工具来画,会发生什么?如果轻轻地画又会怎样?一边画一边扭动画笔呢?你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握笔办法,比方握着一边或者顶端?〞又如“肖像画〞章节中,作者为孩子们练习画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种办法:“当你悲伤、高兴、生气的时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吃饭、睡觉、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喷嚏时、表情又会有什么变化?情绪对面部表情有何影响?当你感冒的时候看上去是怎样的?〞“从三个角度察看模特头像,画三幅轮廓线画或动态素描,然后将三幅画叠加,让画面相互交叉〞……
这让我想到了,一年级中《画自己》这一课,我着重对抓住自己五官特点这一方面,通过察看几个不同小朋友的脸,或者照照镜子仔细察看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办法,来感受每个人五官的不同特点,但是,就算是同一个人,当他的表情不同时,五官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书中的内容深深启发了我,为何不来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比照呢?在课前可以
收集一个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课堂中,假如有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课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学,并发现原来人的表情是这样有趣,画自画像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表情画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
从作者的这些小创意看,美术作业仿佛如同游戏一般有趣、随性,结合书中插图来看,教学活动更在意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习动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对作品加以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待。 三、美术观赏:欣赏美术作品并作出回应――历史、分析、审美。这里也包含了各时期,各派别美术作品的简介。其中从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当代美术直到现代美术作了简要的记叙,包括各个时期艺术家的简介和作品介绍。 这一章节中,作者还为老师们提供观赏作品的办法,一幅画,怎样去观赏?观赏些什么?评判是否有规范?怎样形成自己的判断?这包括作品主题、视觉结构、历史意义、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方:“作者是如何驾驭各种美术元素和构图原那么的?注意察看作品的线条、图形、色彩、明暗、空间、图案和质感,以及它们与平衡、比例、主次、节奏、和谐、统一和比照的构图关系。这些美术元素和构图原那么在作品中是如何安顿的?〞
我想,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也会有借鉴作用。很多学生在到了高年级美术课堂上就仿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不会去思考而只是等着老师为他灌输知识,而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他们应该要能说、敢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级,学生应该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从线条、图形、色彩、空间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谈出自己的想法,观赏才有意义。 四、小学美术课程的建设:方案、评价组织、提问。
在全书中,作者还很贴心地设计了各种实用附录,供教学时使用,如:驰名艺术家、博物馆及其他资源、静物画参考素材,肖像画比例等等。虽然是关于美国小学、美国式教学的书籍,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参考、学习价值。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三〕
最近读了《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这本书,书中谈到了“教育要强调个性,健全人格〞,并且理论联系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有感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形状完全一样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在情感上完全协调的人。〞这表明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盛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动中能更大程度地张扬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因为美术课程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性强且活动结果无对错之分的课程。在这种以美的熏陶为主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自然地释放;性格、气质、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手、眼、脑得以协调发展,沟通了其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促进了个性的内化和健康发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智力、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应努力尊重、保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开拓精神、发明才能,提高其个人价值。因此,我们的教育就要具有个性化,就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发明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学中通过情感的渗透、传达和激发学生的发明力,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 〔一〕在教学情境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控者,通过各种方式、伎俩,有意设置一定的情境气氛,让学生产生激情,主动参与,释放激情,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欲望、发明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二〕在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要灵活地掌握课程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出发,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施展自我的个性魅力。
〔三〕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开拓思维、综合的运用多种材质,充沛发挥学生的自由表现力,促进个性的形成。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增强体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张显其个性。激励想象,求异创新,画画要画出个性。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格调,是指美术作品显示出的一种风格和气派。艺术格调,是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特面貌。它和人的风度一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形特点,而且还显示出内在的精神气质。艺术作品显示的是艺术家的个性。是个人格调。所以,个人格调就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出的有别他人的独特个性。独特性,又是艺术家的鲜明个性的显现,也是艺术家发明精神的表现。这种独特性是艺术家察看事物的一种独特视角和艺术表现的独特技巧在长时间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所形成的。中国书法里的“颜筋柳骨〞,就是说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两个人楷书不同的个人格调――颜体丰腴、柳体瘦劲。在中国的美术观赏中,常以“雄伟、秀丽、豪放、典雅、古拙、飘逸、从容、奇险、质朴、空灵、浓艳、淡雅、苍老、稚拙、缜密、疏野、高古清新、率真、自然、平淡等词语来观赏、评价不同的个人格调〞。所以,我们要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画出个性来。
我们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一定会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明确一个良好的学习流程,即:构思──选择制作材料──学习、运用不同的创作形式、技法、进行大胆、自由表现──个性化格调形成。这样,学生能够找到适合展示自我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培养学生对于审美的个性情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独特审美涵养的人。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cc0eb1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