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蔡襄的书法美学

2023-01-06 02:19: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蔡襄的书法美学》,欢迎阅读!
美学,书法,蔡襄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蔡襄的书法美学

作者:郑炜琳

来源:《牡丹》2018年第09

历史背景的催化下,宋代涌现出许多书法家,蔡襄便是其中一位。本文主要从书法美学角度,谈讨蔡襄在书法上对后世的影响。 一、北宋政治格局下的书风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成长的。经历漫长的演变,书法自唐代大放异彩,尤其是经过帝王的大力推行,朝野上下都以善书为荣。而到了唐末,书法逐渐失去色彩。后来因五代战事不断,书法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宋代是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书法的演变离不开当时的社会风貌。

宋初,科举制度达到顶峰,科举致仕的学子没有人讲究笔法,一味迎合考官在书法上的审美,极大地削弱了书写的艺术性而忽视了古法。在这种学习动机的驱使下,论起古意几乎是虚无缥缈,书法审美也逐渐变得模糊和无所谓了。

而与欧阳修同朝为官的蔡襄毅然独起,他不仅政绩显著,也是宋代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苏东坡则称: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这一点,他与恩师欧阳修一脉相承。黄庭坚赞曰: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之室。由此看出,众人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二、神采之外,推崇古意

蔡襄的书法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恪守法度,讲究气韵。欧阳修说蔡襄的书法独步天下,笔法有师承。他的行书应排第一,其次是小楷,再次是草书。所以,当苏轼认为蔡君谟为近世第一的同时,也指出其大字不如小字,草书不如真书,真书不如行书。《澄心堂纸帖》是蔡襄墨迹中最具晋唐风格的代表作,全文以行楷写成,结构端正,字形丰腴,布局清朗,字距行宽适中,端重而雍容。另一名帖《扈从帖》可算是蔡襄传世尺牍中最为精彩的一件,用笔谨慎而不刻意求工,颇具晋唐遗风,可见蔡襄在行书方面以对传统的继承为主。行书信札《安道帖》又称《致安道侍郎书》,通篇行文如行云流水,从中可看出其对虞世南行书的继承,字态朴实大方,有轻有重,有宽有窄,气息平和,端庄而又高雅,与颜鲁公尺牍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宋四家中,蔡襄应是宋代楷书第一人。他的楷书融合了颜真卿的神韵,《昼锦堂记》就是他大字楷书的作品,欧阳修的文章写好后,要勒石树碑,他去请蔡襄书丹。为了表示对这位三朝贤相的敬重,蔡襄别出心裁,他把《昼锦堂记》每个字单独写上几十遍,然后选出一个最佳的字拼在一起,附在石碑上,再请工匠刻字,被时人称为百衲碑。虽说用心极致,却与后来书家的尚意理念相悖,窥见其书风被唐人法度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便如此,黄庭坚与米芾仍对他抱有尊敬的态度。黄庭坚云:蔡君谟行书简扎甚秀丽可爱又言:君谟书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虽清壮顿挫,时有闺房态处。米芾亦云: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花。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草书作品中,《陶生帖》开创了飞草的写法。这种用散卓笔所写的草书,兼有章草和飞白书的特征。《陶生帖》又称《新记帖》,通篇书写速度较快,用笔轻巧而稳重,笔走龙蛇,结体欹正相宜,随心所致。《入春帖》又称《致公绰仁弟尺牍》,此帖用笔抑扬顿挫,行间丝带连绵不断,与《陶生帖》一样,虽皆为草书,然《入春帖》笔法圆润,《陶生帖》则时有爽劲之笔。两帖皆有不同的特点,但《入春帖》书写风格承袭前人较多,远不及其行书、楷书个性独特。明代文学家徐渭曾评蔡襄书法:蔡襄书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劲净而匀,乃其所长。蔡襄书法的优劣长短,其行草多取法魏晋及二王,因此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时常显现出诸多前贤的痕迹。 三、承上启下,尚意书风的奠基人

浏览历代书法,晋代书法尚韵,为当时的社会风貌所趋,字体优美妍媚,潇洒律动。唐代书法尚法,整个唐代书法可归为一种官僚书法的形态,其法度严谨,具有力度美。宋代书法则尚意,尚意书风的形成首先是创新,再者北宋自《淳化阁帖》问世之后,刻帖之风盛行,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法风韵,成为这些文臣的主要审美倾向。所以,尚意的书法创作理念,亦是宋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然而,在这书风吹起之时,蔡襄没有勇立风头。现代书法理论侯镜昶说:宋人学颜,当推蔡襄为第一。然蔡书虽佳,终不脱唐书流风。真正的宋书,乃为苏黄米所开创。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创新,而是尚意书风在他身上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体现。他还提倡先楷后行,写楷书要打好用笔和骨架基础。蔡襄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行草,亦不离乎楷正。这样的观点,至今仍然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

蔡襄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碑刻有《万安桥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书法在生前就被时人推崇,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激荡的时代,他存世的作品较少。这与他颇自惜有关,不妄为人书,因此不管上到皇帝还是下到黎民百姓都十分珍惜,宋仁宗尤其喜爱蔡襄的书法,曾下诏命他书《温成皇后碑》,蔡襄却堅持不肯,他认为儒者工书,乃自游息之乐事,不可等同于书工笔吏。

历史长河中,蔡襄算不上是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师。当时正处于时代交换更替的时候,虽然他在创新方面稍显薄弱,但这并不影响后人给予他在传统继承上的肯定。他对后来的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影响甚大,在晋唐法度与宋人意趣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930df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