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

2022-03-29 19:16:3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欢迎阅读!
仲子,郑风,诗经,国风
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

国风·郑风·将仲子》是《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是春秋时期流行在郑国一带的华夏族民间情歌,是一位热恋中的少女赠给情人的一首优美的情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原文】

将仲子兮①,无逾我里②,无折我树杞③。岂敢爱之④,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⑤。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注释】

①将qiang请,愿。仲子:诗中男子的名字。 ②逾:越过。里:宅院,院子。 ③杞qi:树木名,即杞树。 ④爱:吝惜,痛惜。⑤檀:檀树。 【译文】

仲子哥啊求求你,不要翻进我院里,不要攀折杞树枝。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爹妈。仲子哥啊我想你,爹妈知道要责骂,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不要翻进我墙里,不要攀折桑树枝。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我兄长。仲子哥啊我想你。兄长知道要责骂,叫我心里真害怕。 仲子哥啊求求你,个要翻进我园子,不要攀折檀树枝。哪里是我吝惜它, 只是害怕人闲话。仲子哥啊我想你。别人知道要闲话,叫我心里真害怕。 先秦时代的男女交往,大约经历了防范相对宽松,到逐渐森严的变化过程。


《周礼·地官·媒氏》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知在周代,还为男女青年的恋爱、婚配,保留了特定季令的选择自由。但一过“中春”,再要私相交往,则要被斥为“淫奔”的。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男女之防就严格多了。《孟子·滕文公下》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连“钻穴隙”偷看那么一下,都要遭人贱骂,可见社会舆论已何其严厉。 《将仲子》所表现的,便正是一位青年女子在这种舆论压迫下的畏惧、矛盾心理。《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刺庄公”之作,郑樵《诗辨妄》认为此诗是“淫奔之诗”,今人多不取此二说。且看首章,开口即是突兀而发的呼告之语:“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这呼告初听令你摸不着头脑,细细品味又不免莞尔而笑:诗行中不分明透露着,有一对青年男女正要私下相会?热恋中的男子仲子大约有点情急,竞提出了要翻墙过园前来相会的方案。这可把女子吓坏了,须知“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是要遭父母、国人轻贱和斥骂的;她想:“倘若心上人也如此鲁莽,可教我把脸儿往哪里搁?”于是便有了开章那三句的突发呼告。这呼告是温婉的,一个“将”愿字,正传达着女子心间的几多情意;但它又是坚决的,那两个“无”不要字,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你读得再深入些,当还能想见女主人公此刻因惶急而变得苍白的面容,还有“仲子”那因被拒绝而失望的神情。 这失望无疑也为女主人公感觉到了,诗中由此跳出了一节绝妙的内心表白:“岂敢爱?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前一句反问问得蹊跷,正显出了女主人公的细心处,她唯恐“无折我树杞”的求告,会被心上人误会,故又赶紧声明:“岂敢爱之?畏我父母。”——我不是吝惜杞树,我只是怕我父母知道;因此虽然爱着你,却不能让你翻墙折杞前来,我实在是迫不得已啊。这番对心上人作解释的自白,一个“畏”字,吐露着她对父母的斥责,竟是怎样的胆战心惊!这样一来,仲子岂非完全绝望?也不。“仲可怀也”三句表明,可怜的女主人公在担心之余,毕竟又给了心上人以温言软语的安慰:“我实在是天天想着你呀,只是父母的斥骂,也实在让我害怕呀……”话语絮絮、口角传情,似乎是安慰,又似乎是求助,活脱脱画出了热恋中少女那既痴情、又担忧的情态。 第二、三两章初看只是对首章的重复,其实却是情意抒写上的层层递进。从女主人公呼告的“无踰我里”,到“无踰我墙”、“无踰我园”,可推测她那热恋中的“仲子”,已怎样不顾一切地翻墙逾园、越来越近。但男子可以鲁莽行动,女子却受不了为人轻贱的闲话。所以女主人公的畏惧也随之扩展,由“畏我父母”至于“畏我诸兄”,最后“畏”到左邻右舍的“人之多言”。使你觉得,那似乎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从家庭一直布向社会谁也无法挣得脱它。这就是不准青年男女恋爱、私会的礼法之网,它经了“父母”、“诸兄”、和“人之多言”的重重围裹,已变得多么森严和可怕。由此品味女主人公的呼告之语,也难怪一次比一次显得急切和焦灼了——她实在孤立无助,难于面对这众口嚣嚣的舆论压力呵!

全诗纯为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但由于女主人公的抒情,联系着自家住处的里园墙树展开,并用了向对方呼告、劝慰的口吻,使诗境带有了絮絮对语的独特韵致。字面上只见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惧,诗行中却历历可见“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试图逾墙来会的鲁莽,那被劝止引发的不快,以及唯恐惊动父母、兄弟、邻居的犹豫,连同女主人公既爱又


怕的情态,俱可于诗中得之。我国古代诗论,特别推重诗的“情中景”、“景中情”,《将仲子》所创造的,正是这种情中见景的高妙诗境。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8be530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