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宇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移动转向

2022-12-17 02:24: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戴宇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移动转向》,欢迎阅读!
传播学,转向,移动,研究,新闻


戴宇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移动转向”



【编者按】近年来,移动性逐渐成为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移动的强调意味着打破对社会的固着性考察,以一种动态的视野重新串联起各种关系、物质、符号、情感的社会性构成,从而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移动样态。为此,本刊就什么是移动性理论、如何理解移动性理论的思想脉络、如何开展与移动性相关的研究等问题对戴宇辰老师进行了采访。

记者:近年来,移动性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那么,什么是移动性,移动性和流动性这二者在概念上有何不同?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呢?

戴宇辰:流动性和移动性表达的其实是不一样的意涵,从英文语境中这两者的词根就能窥见一二。移动性(mobility)的词根来源是move,有移动、运动位移之意;而流动性(liquidity)的词根来源是liquid,有液态的、流动的之意。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齐格蒙特·鲍曼用流动性一词来表达相对于现代性之固态特质的时空软化、规制解除、权力偏移的社会形态;而移动性则并未涉及这种对于固态的现代性的对比和转变。

具体而言,移动性研究是对于主体运动和移动过程(movement)的研究,并且强调的是这种移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方面的意涵。当代新闻传播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需要给予这种“移动转向”(the mobility turn)更多的关注。当现代性介入到都市生活中时,许多移动的过程(movement)所包含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成为了一个意义的塑造和生产过程,并由此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意涵。移动性研究的核心在于“将社会关系放置于移动之中,将不同的移动手段与通过远距离传播而形成的多样化社会经验联结起来”。

记者:在您看來,该如何理解这种新闻传播学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移动转向”?如何去梳理移动性的理论框架和思想脉络?梳理这种“移动转向”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戴宇辰: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欧陆社会研究中,已经发生了这种“移动转向”(the mobility turn),展开而言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移动转向”打破以往研究中的“定着性思维”(sedentary

thinking)。在定居主义看来,只有节点才是具有意义的,而移动路线只是穿越无意义空间及通往节点地方之神圣性的方法。相反,移动性研究聚焦于主体如何完成在节点之间的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经




济的意涵。因此,我们需要从定居主义的“定着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以一个运动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第二,“移动转向”带来了对象的动态分析视角。我们在人文理学、新闻传播学中都会强调“地方性”“认同感”等概念。但在移动性转向看来,地方和有意义的活动,其实是沿着流动网络和移动性,通过各种短暂的实践建构起来的。因而,需要有一个动态的思维,这也是与打破“定着性思维”一脉相承的。

第三,“移动转向”开拓了一种去域化(deterritorialisation)的视野。在移动性的视角下,当我们不再关注固定的节点,而是关注节点之间的移动过程的话,便不存在全球与地方的差异、整体与局部的差异、内部与外部的差异。 第四,“移动转向”关注移动生成的物质性基础。传播活动即是一种移动性的过程,它不在于在节点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关注在节点之间的传播过程是如何达成的。因而,移动性生产的物质性基础,比如媒介、网络铁路、公路、交通,这些构成movement得以生成的可能条件。

第五,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移动性的权力进行批判。为何乡村农民,就没有城市的白领这种高强度、高频率、高倾向性的移动呢?这主要体现在移动能力(movement ability)上的差异。而这种移动能力的差异、移动能力分配的不平衡,带来的便是政治经济乃至阶层上的差异。

记者:对于移动性研究而言,当下的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哪些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

戴宇辰:“新移动范式”(the new mobilities paradigm)主要区分了五种与移动性相关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分别为: “身体旅行”(corporal travel)、 物理位移”(physical movement)、 “想象旅行”

imaginative travel)、 “虚拟旅行”(virtual travel)、 “传播旅行”(communicative travel)。身体的、物品的、想象的、虚拟的、传播的,这五个领域构成了“新移动范式”。若通过移动性视角进入,我们所熟悉的传播现象可以得到新的解释,这些看似寻常的现象又被阐释出新的意义。 分别展开而言,“身体旅行”研究的是工作、生活、休闲、社交、移民中身体移动是如何建构不同的“时空情态”(time-space modality)。相关研究主题不乏旅游者、通勤者、移民者等等。就拿本雅明的都市生活中的“闲逛者”为例,闲逛这一行为就不具备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固着性,而是一种即兴、随性的移动过程,由闲逛这一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意涵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反思的。

物理位移”指的是流通的各种商品、货物是如何转变人们的空间、居住的社会意义。“物理位移”更多关注的是商品、货物的流动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2020年有学者以物质性视角研究了生活垃圾,探讨北京市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在周边地区流动,并分析其中所构建的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社会意涵。除此之外,相关研究主题不乏货运、跨国污染、二手市场的技术怀旧型商品等。

“想象旅行”研究的是各种媒介表征、幻想、交流所呈现的时-空想象及其文化内涵。相关研究艺术学、电影研究、文艺研究等领域的成果更为丰富,比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7d5e35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