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枣核》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枣核》教学随笔
萧乾的《枣核》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表达的是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习惯的教学流程是按照文章托带枣核——得到枣核——谈论枣核——点明中心的层次进行。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我怎么也不能说服自己第三层次是“谈论枣核”。因为这一层除解释为什么“托带枣核”外,更多的笔墨写的是同窗富裕的物质生活,美满的家庭,重点描述的是充满家乡味道的后花园。
于是,我走出习惯教学的围城,首先带领学生踏访后花园,解开中国结,再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掂量枣核的分量,揣摩中国情,最后探究本文特殊的写作背景,聆听民族心跳,体会颗颗滚烫的中国心。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 一、品读细节,解游子情结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解读把握全文。踏访后花园,同学们以台阶两旁“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花园一角”“我们家的‘北海’”三处细节作为突破口,精彩互动,解开中国结。
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小雅·采薇》开了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大家可有耳闻? 生:“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生:古代诗歌中的杨、柳,指的都是垂柳,多生长在河边及园林。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
生:难怪《小白杨》中唱道:“当初离家乡,告别杨树庄,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带着它故乡就在你身旁…” 生:我妈妈是医生,她说,杨柳是妙方良药。杨树皮中含有阿斯匹林的成分,所以能够止痛。 师:杨柳不仅赋予诗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还解除人间的苦痛,安慰落寞的心灵,从物质到精神,柳树对人益处多多。
生:怪不得观音菩萨左手托盛着甘露神水的宝瓶儿(净瓶),右手持杨柳枝,蘸着甘露,向人间挥洒。
生:在佛教艺术中,莲花是能够消除人间疾苦的圣洁之花。
生:“睡莲”又名“睡美人”,呈心脏形或椭圆形,象征纯真的情感、纯洁的心。 生:周敦颐的《爱莲说》,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旧时同窗”也许读过吧? 师: “我”的朋友是当年燕京大学的同学,一定深谙“柳文化”“莲文化”。
生:“垂柳”“莲花”是朋友的精神寄托和精神境界的写照,大俗大雅之物,载的是乡思情,打的是中国结。
随后,我给同学们展示了北京北海公园、厂甸、隆福寺、总布胡同的一组图片,再回到文本描述“我们家的北海”的文字,故园情怀一目了然。
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的光芒;它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着深厚的底蕴。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知识基础和生活感受把握住文本细节的内涵,“聚沙成塔”“汇水为渊”,品读细节,是思想与理念的外显,是智慧与灵感的呈现。关注细节品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留住了一份精彩,生成出许多的美丽。 二、品味语言,掂枣核分量
语文教育家说过:学习语言,品读文字要穿透文字的皮肤钻入到文字的皮下组织中去,要渗透到文字的血肉中去,要徜徉在文字的血脉里,更要潜入到文字的骨髓里汲取学习语文、学习做人的养分。
《枣核》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我引导学生抓住“托”字,细细掂量那几颗普普通通的生枣核的分量,揣摩它承载着一份什么样的情感。
生:“托”,手掌向上承受枣核,“托在掌心”,把枣核当成掌中宝,表明我对枣核的珍重。 生:“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言明枣核在老友心中重千斤,它犹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样,在老友心中是祖国的化身。
生:“枣核”在文中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枣核,它是一个意象,一种念想。难怪老友要“寄来封航空信”,而不是平信,而且“再三托付”“在站上等”“殷切(急不可待)地问”。
生:“风烛残年”的“旧时同窗”“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生:“旧时同窗”想种枣核和他在后花园中栽垂柳、植睡莲、堆“北海”一样,传达的是浓烈深沉的思想之情。
生:“旧时同窗”的这一系列举动,和许多海外华人教自己的子孙说汉语、穿唐装,过中国节一样,不仅表达了老一代的心声,还有他们对其后代子孙不忘“根”在中国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表现的是一种典型的、亘古不变的爱国情结。 生: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刘德华的《中国人》,费翔的《故乡的云》传唱的正是这份情愫。 生:《枣核》与余光中的《乡愁》,彭邦桢的《月之故乡》一样,让我们听到的是中华民族的心跳。“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文脉我们把着了。
生:既然如此思念故土,为何不回国寻根呢? 众疑惑。 这时,我给他们简单介绍:中美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3月,邓小平访美,改革开放之后,美籍华人陆续可以回国探亲,萧乾“动身访美”的时间1979年8月,1980年初,他访美归来后,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共十篇,《枣核》是其中的一篇。同学们恍然大悟。 在特定语境中反复审视、咀嚼、品味语言,浓浓的依恋故土的氛围将他们包裹,探究,拓展,联想,走出文本看文本,思维产生了飞跃。
从一个词到一个动作,再从一个动作到一种情思,又从“旧时同窗”之心到中华民族依恋故土的情怀。语文学习触及心灵!这样的语文课堂能够理性地穿透文本,无限的接近思想内核与文学本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52cc47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