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欢迎阅读!
浅析网络新词的成因
网络新词是一种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条件的制约,二是主观心理使然。 一、客观因素
(一)输入法的不完善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网民早期使用汉字输入法中的全拼、智能拼音、五笔等打字时,最先出现的往往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字词,而是同音字词。如:网民想输入“版主”这个词时,词条中首先出现的却是“斑竹”这个词,网民出于省时省事的考虑,在对方领会大概意思的情况下就“将错就错”,把“版主”写成“斑竹”了。时间久了,很多人就接受并运用了这种“错误”的词语,网络新词便逐渐形成了。类似的词语还有: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用“驴友”代替“旅友”,用“点心局”代替“电信局”,用“主页”代替“竹叶”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音替代”现象。当这种现象广泛传播时,就加快了网络新词的普及。
(二)网络沟通的时效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在早期的网络论坛(BBS)和用QQ聊天时,如果文字输入太慢,就会跟不上别人交流的节奏, 别人就没有耐心等待你。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最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几元甚至是十几元),网民们不得不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此时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批网络新词。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音造字”。如:酱紫(这样子)、酿紫(那样子)、孔(窟窿)等词语。这很类似于古汉语中的兼词现象。“网络兼词”由于两个字的快读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二是“单字独用”。如汗、倒、晕等词,单独使用时表示尴尬、无奈、无语之意,简洁至极。三是“缩略语”现象。(l) 缩写汉语拼音。如:JJ (姐姐)、DD(弟弟)、PF-PF(佩服佩服)、LG(老公)、PLMM(漂亮美眉)、BXCM(冰雪聪明)、LP(老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2)简写英语单词。如:BBL - Be back later(稍后回来)、CUL -See you later(下次再会)、BF- Boy Friend(男朋友)、BTW- 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CU- see you (再见)、IC- I see (我明白了或我知道了)。
(三)为了弥补网络交际的自身缺陷而形成的网络符号语言
网络交际有着自身的不足,姿势、表情、声音等非交际手段的缺失,影响了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为了弥补这种交流的缺陷,网友们就用键盘上的简单符号来模拟人们的基本表情,把体态语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来模拟现实交际,形成了一批网络符号语言。如:“:P”(吐舌头),“:D”(开口大笑),“T _T”(流泪), “:-)”(笑脸),“>:-<”(嘴巴和眉毛都竖起来了,快要气炸了),“^_^”(眯着眼睛笑),“ : 一 > ”(邪恶戏谑的嘴脸),“ 、 一 )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由于汉字的表意性而形成的网络新词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具有见字知意的特点,视觉效果特别好。网民根据汉字的这一优势,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例如:用“美眉”指代漂亮女生,就特别形象。古人称“女子美在眉”,用“眉”来代指美女。现在网络中用“美
眉”指代年轻漂亮的女孩, 表现力非常强。再如:“囧”字原意为谷仓,由于字体与哭脸相似,汉字的表意性使他具有了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网络意思。
二、主观因素
网民中年轻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把自己的各种想法都运用到了网络中,从而创造了一批网络新词。
(一)追逐时尚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1.英汉并用
有一批外语基础比较好的网民,为了追逐语言时尚,常常英汉合用,创造出了两种语言共存的表达形式。如:“我服了你”改写为“I服了U”;“一往情深”改写为“ E网情深”;用“郁闷 ing”表示现在心情不好。 2.词类活用
网络中名词活用做动词的现象最为常见。如:记得“伊妹儿”我,你“雅虎”了吗,“视频一下”。“伊妹儿”、“雅虎”、“视频”都是名词,却做了句子的谓语。也有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如:澳大利亚政府网站被“黑”。这句话中的“黑”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是袭击的意思。 3.借用方言词语
借用方言形成的网络新词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为了和方言区的人拉近距离,表示关系亲近而形成的(这一类方言以东南沿海为主)。如:“雷人”一词,原出于江浙一带,“雷人”本指由于打雷、放电而使人受到惊吓或震动,网络中用“雷人”表示说话、做事出乎意料,不同一般的人。另一类是认为方言词语比较有意思,故意模仿而形成的。如:“忽悠”一词源于东北,本义指“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在网络中人们对诈骗犯的态度很是痛恨,但对忽悠者的态度往往是一笑了之。类似的词语还有摔锅(帅哥)、铜子(同志)、素(是)、稀饭(喜欢)等。
(二)隐匿自我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能够把平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不愿说、不敢说的话,在网络的平台里尽情地挥洒出来,从而创造出又一批网络词语。如:1414(意思意思)、7758(亲亲我吧)、7456(气死我了)、BT(变态)、CM (臭美)、WBD(王八蛋)、LM (流氓)、RPWT(人品问题)、JJWW(唧唧歪歪, 指人说话的样子)。飞机场(网民借“飞机场”的平坦来戏称“女性的胸小”)、特困生(本义指家庭条件特别差的学生,网友借此词语指那些一上课就睡觉的学生)。
(三)凸显个性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1.另造新词
我不叫我,叫“偶”;吃不叫吃,叫“撮”;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非常不叫非常,叫“灰常”;羡慕不叫羡慕, 叫“流口水”。这种追求个性的心理也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形成。 2.旧词新意
“沙发”原指我们坐着比较舒服的椅子。但在网络论坛中的“沙发”,则是指第一个回帖子的人,表示尊敬、佩服之意,理应享受最高待遇;板凳就
是指第二个回帖的人,表示很不爽,俗语讲坐“冷板凳”;地板指第三个乃至最后一个回帖的人,表示心情拔凉拔凉的了。类似的词语还有:恐龙、青蛙、冲浪等。恐龙、青蛙分别是指长相难看的女生和男生,但长相难看的女生更令人恐怖,更让人敬而远之,所以叫恐龙。 “冲浪”是水上运动的一种,由于充满惊险和刺激,被很多年轻人所热捧;网络娱乐也具有类似的特点,所以被称为“冲浪”。这种 “旧词新意”而形成的网络词语十分传神。 (四)减压、自嘲的心理形成的网络新词
为了减轻社会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网民中流行的 “童语”而形成的新词。例如:他们把“东西”称为“东东”,把“漂亮”称为“漂漂”,把“屁股”称为“pp”。这类运用叠音造出的新词,表现了在当今这个高压力的社会里, 年轻人对于快乐童年的向往。再如:“骨灰级”,指游戏中的最高级别,网友用这个词来自嘲除非玩到死才能达到游戏中的顶级高手。 “腐败”,通常指个别领导干部铺张浪费花大钱去吃喝玩乐,网络中则指自己或朋友辛苦了好长时间了,要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抓狂”则形容工作、做事没有头绪而像动物一样行为失常的囧态。即使人们喜欢的“偶像”也被调侃成了“呕吐的对象”。可见,减压、自嘲的心理也加快了网络词语的形成。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的形成既有客观的外在原因,也有主观的内在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网民为了追求新异、独特的产物,而实质上却是网民自我意识与主体精神的追寻。 本文来自乐博论文发表网,更多信息可点击进入乐博论文进行查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27004990c69ec3d5bb75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