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宋词中的杜鹃及其它

2022-08-17 15:1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唐诗宋词中的杜鹃及其它》,欢迎阅读!
宋词,杜鹃,唐诗,其它
浅谈唐诗宋词中的杜鹃及其它

如果有人要问唐诗宋词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鸟是什么鸟,我想这恐怕要数杜鹃了吧。鹃源自一个凄伤的传说:相传 古蜀国君主杜宇因天灾而禅位于人,后来含冤而死,化而为鸟,即杜鹃鸟 。故杜鹃又名杜宇,另外杜鹃又名子规,又名布谷,这几者在诗词中交替出现,初读时只不过觉得杜鹃鸟的别名多点而已,接触次数多了,慢慢地就发觉这其中还是很有点讲究的:且撇开古诗词所讲究的平仄与音韵而有时不得不用此而不用彼不说,更多的时候杜鹃与子规·布谷在所表达的意蕴还是有明显的差异的。下面我试举一些例子来比较一下。 杜鹃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于这几句诗句,历来的解读是见仁见智的,但如果从“无端”两字入手,就可以窥见“杜鹃”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乃是难言的怨愤和无限的凄苦。

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此诗以杜鹃啼血来衬托兼比喻老夫的泪,就充分表现了采玉老人内心的凄苦。 李群玉的《黄陵庙》:风回日暮吹芳草,月落山深哭杜鹃。

此诗讲的是每到暮色四起,江上的香芷在风中摇曳生姿,待到江畔月落,四周杜鹃声声啼血,她们(娥皇·女英,均为尧帝之女,舜帝之妻)感到怎样的悲戚啊。

白居易的《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此诗以“杜鹃啼血”与“猿哀鸣”并举,来抒发诗人自己贬官僻居的凄苦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秦观的《画堂春》:落红铺径水池平,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这三句词全是从眼中耳中所见所闻之春景写起,而且全不用重笔,写“落花”,只写“铺径”,写 ,只写“平池”,写“杏园,只写 “憔悴”。杜鹃啼叫也只为憔悴,点明春归,伤春之凄苦全在其中。

周邦彦的《浣溪沙》: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化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一二两句对起,新笋长成,落花化泥,时序推移,春意阑珊,词人心中正自凄苦,又怎忍听那更为凄苦的杜鹃哀啼呢?种种凄苦至此已融贯为一矣。 子规

李白的《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诗人用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这两个情感浓烈的自然景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

沈佺期的《夜宿七盘岭》: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浮客在清夜之中,独宿异乡,听着四野子规的啼叫,羁旅的愁思和内心的惆怅油然弥漫,鸡叫了,天明了,又要启程了,故乡愈加远去,更勾起诗人内心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之情。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独取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既点明时令,又写出漂泊之感和离别之情,所谓不着悲痛之语,自见悲痛之情。 温庭筠的《碧涧驿晓思》: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独宿驿亭,子规的哀啼搅动着诗人羁旅之愁归乡之情是自然之理。

崔涂的<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楼上月三


更。

暮春时分,身在异乡,看着水流花落,让人顿生岁月无情之慨,也自然牵动了思乡之情,三更子规啼叫,对游子来说是何等痛苦哀伤啊。

陈亮的《水龙吟·春恨》:正销魂,又是疏影淡月,子规声断。 词人又看到了与当年离别时一般的疏影淡月,又听到了恍如当年子规的声声啼叫,离抽别绪让词人黯然魂销。

黄升的《南柯子·丁酉清明》: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闺中人昔日寄来的锦书上有粉泪之痕(暗示久别音信断),山南山北无处不闻子规啼,纵然怕听见也不能不听见,此处所流露出的怀人之意思乡之情又是何等绵长啊。 布谷鸟

杜甫的《洗兵马》: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农夫盼雨,布谷催种。这里的布谷主要是节令的意象。

陆游的《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又陆游的《嘲布谷》: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这 两首诗中的布谷也都与节令相关。

通过上面的三组例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宋诗词中的杜鹃、子规布谷虽为同一种鸟,但杜鹃大多的时候所表达的是凄苦悲恸之情怨愤之意等,这大概与望帝凄婉的传说有关;子规则大多所表达的是羁旅之苦、思乡怀人之情等,这大概与子规不如归去的啼叫有关吧;至于布谷,则更多的是代表节令与农事,这大概与“布谷”与催种有关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ce9819c281e53a5802ff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