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滞后拖累农村发展

2022-04-09 03:25:2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土地改革滞后拖累农村发展》,欢迎阅读!
土地改革,拖累,滞后,农村,发展
【土地改革滞后拖累农村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农村发展并未与此匹配。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的差距,当下中国农村还出现了大范围的乡村凋敝现象——“空心化”、乡村衰败不堪。乡村凋敝成为中国奔小康路上十分扎眼的现象和短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日前谈到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时表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以乡村衰败作为前提的;城市化也不是以乡村衰败为结果的”。但在当下中国,这种情况却在现实地发生,而且愈发严重。刘守英认为,研究农村问题要看最新的大趋势,关注708090后的迁移现象,他们对土地的观念、对农业的依靠、与村庄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观察当今的农村,可以发现农二代与农一代的代际差异,正在给农村带来深刻变迁,引爆乡村经济革命。与农一代比较,这一代人呈现出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新特征:一是离开土地,不知道自己的地在哪;二是不再以地为生、以农为业;三是夫妻出去、举家迁移比例提高;四是回乡不回村,春节回家乡开车回去,回到县城,住在县城;五是买房不盖房。现在的农民不回村盖房,人走资本不回;六是孩子的教育能到县城的就到县城,不行就到乡镇。

刘守英表示,“我们不反对城市化的这个趋势,但是乡村的未来不是简单靠城市化就能解决的,需要重新审视城乡关系。”在他看来,中国乡村的现代化是被无视的,“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功夫,但到现在来说,还是一头围绕农业和农民增收,另一头围绕要素怎么快速地配置到城市,而乡村本身如何现代化,这是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中国乡村的不正常之处还在于,人走后,大部分村庄是“衰而未亡”。由于现行宅基地制度等原因,村庄“死不了,也活不好”

中国乡村发展落后与城市化的巨大差异,应该引起深入的思考: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一个根本原因可能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滞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严格区隔了城市与农村,成为农村地区发展中的关键制度障碍。

在我们看来,农业肯定不是一个衰败的行业,农村也不应该是衰败的空间。要想发展农村,振兴农业,需要城市工商资本下乡,需要吸引城市人口下乡。而打破城乡二元界限,首先可以从资本层面开始。要使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进入全国市场,而不是被局限在


农村,我们认为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宅基地应该入市,通过改革实现城乡土地的同权。现在国内紧守农村集体土制度,这从政治上可以理解,但在经济上却大大滞后了。现在农村的改革都是小修小改,遮遮掩掩,整个中国农村和农业现在的经制度,还是1979年时的制度框架。现在城市化已经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大为不同,怎么还能抱残守缺呢?因此,农村落后的问题,实际上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的问题。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方面,安邦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政策建议。我们认为,即使在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改革也有空间,基本思路就是城乡土地同权——赋予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同样的权利,可以同样以长期使用权来进入市场。对于村庄来说,转型必须由宅基地改革来撬动。只有宅基地改革取得突破,才更加有利于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有学者建议,要让宅基地真正作为一种财产权,里面的人可以走,外面的人可以进来,这样才能维持农村的活力。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乡村凋敝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关注的短板问题,要解决国内乡村长期发展不足的问题,必须从土地制度改革来寻求突破,尤其是宅基地入市改革,可以作为制度改革的撬动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a2703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