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井冈山背景赏析

2023-04-21 12:03:0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江月井冈山背景赏析》,欢迎阅读!
西江月,井冈山,赏析,背景
西江月井冈山背景赏析

【写作背景

19279月,毛泽东根据党的“八七”紧急会议确定的方针,在湘赣边境发动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后又经过组织整顿成了一支新型的革命队伍。他带领着这支军队于1927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永新、宁冈、遂川和湖南酃县之间,方圆27.5公里,海拔约1300多米,山势高峭,地势险要。毛泽东带领部队在这里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实施土地革命,建立起地方武装和党组织,成立了工农政权。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建立了以宁冈县的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4月,朱德、陈毅等同志带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起义的农民革命军,在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6月,蒋介石命令湘赣军阀以10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围剿”,被红军挫败。以后红军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占领了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并进而扩展到吉安、安福、遂川、酃县一带。7中旬,湘赣敌军共18个团再一次进犯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红四军军委及边界特委均要坚持在井冈山斗争,但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却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形势,强令红军主力28团和29团冒险在湘南与敌硬拼,招致我军失利。毛泽东当时正在永新附近指挥31团围攻敌人,闻讯后便命其第一营的两个连,由党代表何挺颖带领迅速从永新撤回井冈山,自己亲率另一部分军队赶往湘南接应大部队。敌吴尚的第八军探听我军主力在外,毛泽东又不在井冈山,便调集4个团的兵力从酃县直逼黄洋界,向井冈山猛扑。井冈山的红军部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在黄洋界哨口加固防御工事,同时对其他哨口加强戒备,并动员人民群众组织赤卫队、暴动队、妇女队、少先队等配合红军作战。830日,敌人从早上到下午以优势兵力发动了4次猛攻都被我军打退。敌人害怕我主力返回对他们形成夹击之势,便连夜撤走了。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830


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到一个营,凭险反击,击溃敌军,保存了这个根据地”。这首词不仅赞颂了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而且歌颂了整个井冈山根据地在当时的英勇斗争,歌颂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路线的伟大胜利。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战斗场面,下阕写战斗经过。全词主要特点是采用描写与叙述的方法来写,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练,极富艺术染力。

词首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展现了我军民战备的气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我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我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人民战争图景啊!这说明我方早已严阵以待。“敌军围困万千重”,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我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然而勇敢的革命军民却是毫不畏惧,视万千敌人如虫蚁,“岿然不动”。“岿然”一词,庄严雄伟,充分表现了我军巍然屹立的雄姿。下阕开头,“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句写出了我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当时,红军敢于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充分重视敌人。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毛泽东就指出:“巩固此根据地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红军和全体井冈山革命群众不但这样做了,而且更在精神上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事实正是如此。“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6e4da7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