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主题分析

2023-02-02 22:00: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恨歌主题分析》,欢迎阅读!
长恨歌,分析,主题
长恨歌主题分析

恨歌 [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萤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云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榄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排行十二,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补盩厔(今周至)县尉。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上书忤执政,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后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终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友善,诗亦齐名,并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酬唱,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全唐诗》存诗三十九卷. 【品评】


白居易在任盩厔县尉时,于元和元年 (806)十二月和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作了《长恨歌》,陈鸿跟着作了《长恨歌传》.一篇叙事诗,一篇传奇小说,都是文学珍品,前者尤历代传诵,脍炙人口。

《长恨歌》是根据历史事实、民间传说、并通过艺术想象和虚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八百四十字,涉及时间跨度近二十年,空间跨度则由长安到蜀中,由人间到仙境。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又将近体诗的音律融入乐府歌行,语言流畅优美,音韵和谐悠扬,诗情浓郁,沁人心脾,从而将我国叙事诗的创作推向新的境界。

全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致“恨”之因,这是讽谕主题说的根据;后一部分写“长恨”本身,这是爱情主题说的根据。作者从当时流行的“说"和传奇小说中吸取了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因而这篇叙事诗有不少新的艺术特点.例如:一、善于结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发展情节、结构作品,突现主题.一开头即揭示了唐玄宗的主要性格特征—- “重色”,然后从各个侧面进行刻划,情节也随之发展:“思倾国”,选妃子华清赐浴、兄弟列土、骊官歌舞、安史乱起、马嵬兵变,逃难蜀中,这是“重色” 的表现和后果;从入蜀到回京的思念妃子以及命方士“致魂魄”,则是“重色”性格在悲剧情境中的延展和深化。因为主线分明,所以剪裁得当,体制宏丽,既波澜叠起,又层次井然.写到杨贵妃对方士讲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后,即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点明“长恨”而结束全诗,因为人物性格至此已无可发展,无须再费笔墨。二、善于通过人物对事件、环境的感受和反应来表现人物情感,因而常常把叙事、写景和抒情熔于一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只两句就概括了马嵬兵变,是最精炼的叙事,但杨妃“宛转”求救的神态,玄宗“无奈何”的心情,也和盘托出。至于写唐玄宗触景念旧,见物怀人的那些诗句,这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三、善用比拟、烘托等手法,往往只一两句诗就展现一种感人的情境。如用“玉容寂寞泪阑干”写听到天子派来使者时的杨玉环,已极形象,用“梨花一技春带雨”加以比拟而神情毕现。又如“思悄然”和“未成眠”已能表现李隆基彷徨念旧的心情,再用“夕殿莹飞”“孤灯挑尽”来渲染环境、勾勒肖像,将他处于幽禁状态的凄凉晚景烘托出来。

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理解。从作者的创作意图看,大约意在讽论当时和以后的统治者应以李隆基为戒,不要因“重色"而荒淫误国,造成“长恨”。但在后一部份,作者把失掉政权后的李隆基写得那麽感伤凄苦、一心思念妃子;把幻境中的杨妃对明皇的感情写得那么纯洁专一、坚贞不渝;而那些情景交融、音韵悠扬的诗句又那么缠绵悱恻,富于艺术感染力;就客观效果说,自然引起读者对李、杨生死相思的同情。《长恨歌》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也不局限于国内。元代大戏曲家白朴根据它写了《梧桐雨》,清代大戏曲家洪升根据它写了《长生殿》;在日本,也经过改编被搬上舞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1b312f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2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