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湖经典诗词英译》,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湖经典诗词英译
作者:吕爱慧 方雪莲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24期
一提到杭州西湖,人们所产生的心理联想就是秀丽的山水景观,皆因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中“西子”这一意象给西湖确立了一个美女的形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形式,“意象”是中国古诗的灵魂,意象的再现是汉诗英译永恒的主题,因为中西方对“意象”的理解不同,在翻译的时候也要采取不同的翻译原则和策略。[1] 一、中西方对“意象”的不同理解
诗歌意象是一种存在的具体物象形象,采用明喻或暗喻的形式,可以从中找到人们心理,文化和经验的原型。“早期西方的意象观是经验和直觉互为作用的,以人的认知和意识为前提,力求一种超验的,理性的概念的显现,具有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形态。”(包通法:228)如雪莱的《西风颂》,“西风”是诗人歌颂的一种客观形象,两者是二分对立的,西风暗指埋葬腐朽,创造新生的力量。而中国古代的哲学观讲求“天人合一”,“奉行‘有机自然观’,人和自然相互关联,人被决定,自然也被人格化”。(李一凡:98)所以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都是“神与物游”,主客体合二为一,诗中浸染着诗人的七情六欲和壮志豪情。如王国维提出“无我之境”,就是要达到主客体的完美融合的最高诗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诗中无诗人,但是诗人的哀愁与惆怅却浸透了诗中的每一句,让人回味无穷。[2] 二、西湖经典诗词中“意象”的文化内涵
意象的人格化内涵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客合二为一的思维致使人与诗合二为一,形成了诗中很多人格化的意象。赵孟頫《岳鄂王墓》 中“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一句,西湖的水光山色都被赋予人的意象,会随着诗人一起悲伤。白居易《杭州回舫》诗中“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同样将西湖人格化,将诗人对西湖风月的留恋表达的淋漓尽致。 诗人的悲伤哀悼与恋恋不舍融合在诗中,天地同悲,湖山有感。[3~7]
意象的隐喻文化内涵则体现了另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思维。“隐喻思维是一种以类比解释、类比论说为特征,富于想象色彩、诗性色彩和情感色彩的思维方式。”(李一凡:49)也就是说,诗中的意象除了表面上的含义之外,还有深层含义,或者类比他物,或者寄托情感。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中提到的“钓鱼舟”和“钓鱼竿”两个意象隐含的是泛舟湖上,远离尘世的逍遥生活,“思入水云寒”更加点出了“忆”这一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怀念,以及想要归隐湖上的意愿。仲殊《诉衷情·寒食》中“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此句中的“三千粉黛”和“十二阑干”指美女如云,高楼宽敞,喻繁华盛况;“云头”这一意象比托的是一片浮云,隐含着繁华过后富贵荣华是过眼云烟的惆怅思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08b6d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