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22-08-28 04:15: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联想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欢迎阅读!
古诗词,教学法,语文,运用,联想
联想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

作者:杨君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6年第6



玉林市玉州区南江第一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联想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88-01

联想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某一知识点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围绕此知识点展开联想的教学方式。在联想教学法中,能引发学生进行联想的知识点,叫做中心知识;与中心知识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点叫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我国著名文学家秦牧所说的:“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学生只有具备联想能力,才能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体会其魅力,从而有效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认真审题,引导联想

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神韵,古诗词也不例外,题目往往是一首诗词灵魂的象征。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学习一首古诗词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审题。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对题目展开联想,把握古诗词的主旨与作者的情感脉络,联想时代背景,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心境,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教学《观沧海》(语文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审题——“观沧海”。从“沧海”可以揣摩景物的雄伟气魄,从“观”可联想到雄鹰俯视大地的胸襟。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题目的三个字中联想到作者曹操宽广的胸襟和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渴望自己能够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从题目中诗人并没有直接表露这一思想情感,却把它隐藏在景物之中。这种将景物与雄心壮志巧妙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标题中的几个字,便能发展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联想能力。

二、细读字句,展开联想

古诗词用词凝练,一字一句都经过作者的推敲,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反映。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细读其中的每一字句,品味其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相似联想、对比联想与接近联想的能力。所谓相似联想,就是引导学生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与之形似、神似或情似的事物。对比联想,就是从一个事物的对立角度,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如从某一事物的优点与长处,联想到这个事物的短处与缺点等。接近联想,就是从一个事物,接近联想到另一事物。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文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咀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句诗中的每一个字,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联想影子就代表作者的舞伴,这是一种相似联想;联想月亮是作者的朋友,这是一种接近联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从这个有伴侣的独舞,联想到没舞伴的独舞——“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这样学生从对比联想中,就可以联想到作者在诗句中所表现的孤独情绪。

三、延伸情节,丰富联想

通过联想,学生能在一种突破时间限制的条件下获得一种美的熏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对其中文字所表达的情节展开联想,理解与升华诗词的主旨,从中获得启迪。

例如,在教学《迢迢牵牛星》(语文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对其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等句子展开联想。这里描写的是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星的愁苦心情,所表达的情感,就是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相思,抒发痛苦的人间别离之感。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这一首诗歌所处的时代,也就是南朝战乱的时期。通过联想,学生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是对远在异乡的亲人的思念,或者流露的是一种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一种叹息,也是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能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风采,也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联想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形式。

(责编 秦越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ff1f0f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