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解读

2023-05-03 21:00: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婆的手纹解读》,欢迎阅读!
手纹,外婆,解读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外婆的手纹》文本解读



第一次看到《外婆的手纹》这篇课文的时候,就一下子喜欢上了。也许很多人看标题会“手纹”这个词感兴趣,这会是怎样的手纹?这样的手纹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其实看标题中“外婆”一词,已经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这会是一片记人的散文,表达的是思念之情。

很多散文诗歌作品里都会提到外婆,连歌里都唱着“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外婆总是慈祥的,外婆总是细致的,外婆总是能干的,外婆总是亲切的……作者心中的外婆一定就在那里,而“手纹”是作者与外婆交流的一个媒介,是作者对外婆思念的一个载体。作者通过对外婆“针线活”的描写,向我们描绘出一个爱美,爱家人,爱生活,心灵手巧的老人形象,在含而不露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对外婆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老人一生勤劳,淳朴自由,用心与自然与万物沟通自如的心态的向往与尊敬,同时,对已经逝去的旧时光,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同样是散文,与《山中访友》不同,《外婆的手纹》语言非常平淡朴实,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这份朴实与外婆内在的简单淳朴相呼应,很少运用生动的语言,神态等描写,却也刚好符合了文章的内容“回忆”,正因为是回忆,所以那些语言神态记不清楚,反而更加真实,这样的写法把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淡淡伤感用毫不张扬的方式渐渐挥发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一开始,作者就通过外婆的语言,告诉了读者 简单淳朴的价值观:“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初看,也许会认为这仅仅是一句玩笑话,其实恰恰反映出老人们经常会有的一种观点“万物都有灵性”,正因为万物有灵,很多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敬畏,去尊敬,这种敬畏,其实就是对世界的敬畏,对生活的尊重,所以在做衣服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人的心情,衣服的“感受”,也在外婆的考虑之中,这种谦虚与虔诚,是我们充满霸气的现代人所不具备的。正因为这样,外婆每次缝衣服时候庄重虔诚的态度,缝出的衣服都“静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外婆尊重生活,尊重自然,自然也给了外婆对等的回报,这份回报,就是外婆的“艺术灵感”,自然界的声音和影子落在外婆的手上和心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他们描摹下来……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然后,作者花了较多笔墨写了外婆送给我的礼物——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更进一步表现出我和外婆的感情深厚以及我对外婆的思念,“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个“密”字,渗透出多少品不完道不尽的情!

最后,作者通过对外婆旧物的临摹,把文章的感情带入高潮。现在的人,包括“我的妻子”和“我的女儿”已经渐渐淡忘了外婆那份宁静的心境,社会快速的发展,那些含蓄隽永的东西渐渐被人们所抛弃所遗忘,而“我”拿起了针线,模仿外婆的手艺,更是在模仿外婆的心境。“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作者李汉荣一直主张李汉荣主张回归到生命的本质当中去,与山河自然、生灵万物共呼吸。他说过:每次写作,我总是打开窗子,眺望一会儿朦胧的远山,如果恰逢一声鸟叫,我的诗文便有了清脆生动的开头;如果在夜晚写作,我就先在空旷宁静的地方,仰望头顶的星空,聆听银河无声的波涛,宇宙无穷的黑暗和光芒滔滔地向我的内心倾泻,我静静地呼吸着那从无限里弥漫而来的浩大气息,然后,我开始诉说,向心灵诉说,向人群诉说,向时间和万物诉说。语言被心中的激情和宇宙的浩气激活,






语言行走和飞翔起来。语言有了只有在这个时刻才有的动人表情和语调,就这样,我的心,在语言的原野上走向远处和深处。每当这个时候,我感到,万物和宇宙都参与了语言的运动总的说来,解答李汉荣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浓郁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李汉荣从外婆那里收到的影响,而李汉荣的这种思想,也一直体现在他的所有文学作品中。

一篇好的散文,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老师,我首先明确,《外婆的手纹》这篇文章是一片记人的散文,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过去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读散文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去“读懂散文”,如何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结合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经验,读懂文章的内涵,领会“外婆的手纹”对我而言的精神意义。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就设定为“通过对文章感情线索的梳理,体会描写中的感情基调,通过对文章关键语句的品读,领会‘外婆的手纹’对我而言的精神意义。其中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品读文章关键语句。”难点在于“领会‘外婆的手纹’对我而言的精神意义。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初步感受,进入文本。

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用几句话描述读后的心情,对家人的思念,特别是对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亲热和思念的感情,应该很多学生都有所体会,这样做可以带动学生积极的主题体验,让学生尽早走进文本,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环节二:锁定目标,理清线索。

理清线索是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熟悉文章思路的一个重要过程,这篇文章中外婆的“手艺”以及我对外婆的“感情”是两个线索,其中“手艺”是明线,“感情”是暗线;通过“手艺”,作者写了外婆的手艺好——外婆的“美学”——外婆的“艺术灵感”——外婆的“礼物”——我临摹外婆的“文物”,随着对外婆手艺的描写,“我”对外婆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感情也更加深邃。

环节三:深入文本,品味语句。

为了表现外婆的质朴,醇厚的人生观,作者采用了比较平淡朴实的语言,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如:

4段,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这是外婆的一种人生信念,她觉得要做一个好人的话,就象做衣一样,要用真心来做衣。认真做衣,认真做人,是准则。

6段,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外婆做衣服的习惯,体现了她的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10段,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外婆很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切缝在、表达在她的衣服上。善于捕捉美的细节。在缝制过程中,这样一种灵感的汲取。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一种绣品的美、艺术的美。正因为外婆有着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从自然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从而创造出艺术美。

环节四:把握主旨,走近作者。

作者对外婆的思念在文章最后达到一个高潮,在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要‘复制’‘我们的文物’?仅仅是因为想学习外婆的手艺吗?”学生可以从结尾处找到:“我一针一线地绣起来。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是估计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我复制的,是外婆的心境,是与自然沟通,是珍惜一切向往一切的充满灵性的生活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f25971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3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