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09纪念白求恩》复习提纲

2023-05-07 17:31: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word版)《09纪念白求恩》复习提纲》,欢迎阅读!
纪念白求恩,提纲,复习,完整,word
09纪念白求恩》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1、议论文的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2)论证方法有

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 4)议论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区别? 5)论据的类型包括

6)论证方式分为 7)如何去辨识论点并在文中找出论点? 8)如何辨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9)如何辨识各种论证方法?

2.下列短语或句子哪些能够充当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A浅谈抄作业 B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D谈骨气 E抄作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F怀疑与学 G满招损,谦受益 H学则须疑 I理想的阶梯 J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3、为下列观点各找出一个事实论据,一个道理论据(补充论据)

1)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 2)读书对于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3)不节俭(或生活安逸)就会影响工作

4)风度主要来自人的内在气质和教养,并非单由衣着、打扮、相貌决定。

4、字词:隘 鄙薄 微不足道 异思迁 一班 精益求精 拈轻怕重 热忱 麻木不仁 殉职 冷冷清清 二、阅读部分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2、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什么角度阐释白求恩的精神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本文是一篇悼念文章,这样的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在本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5、全文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二)第一段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

2、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白求恩同志?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中的“这种精神”指的是什么?

4、文中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5、对选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议论 B、记叙、说明 C、记叙、议论 D、议论、

抒情

6、本段的中心句是

7、介绍白求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其表达方式是什么?与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有何区别?

8、找出文中的设问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9、文中“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意义相同,能否互换,为什么?

10、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白求恩大夫”三种称呼。如果改用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三)第二、三段

1、概括选文各自的内容要点。

2、这段文字既有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语句,也有侧面介绍正白求恩的语句。请各举一例。

3.找出选文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4.“…无不为之感动”中“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 “之”指代的是 5选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其好处是什么?(填写下表)

白求恩 不少的人

6、“这对于一班见异

工作

思迁的人”中“这”指

对人民

代的是什么?

对技术 7、第二段有一个双重

否定句,改成陈述句应怎样说?为什么文中用双重否 定句?

(三)第四段

1、概括选文大意。

2、分层并根据层意。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分析选文中“只”“后来他给我来过很多信”“我是很悲痛的”的表达作用。

4、结尾的排比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阐释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5文章写到“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语义已经完整,作者为什么还要具体精微地把学习白求恩的意义分析为五个方面?

6.本段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一、11)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4)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而议论文是以论文为主的文章,叙事主要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因此议论文中的叙事必须简洁,一般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5)事实论据、道理论 6)立论、驳论 7)论点有“见解”和“主张”两种类型,“见解”重在谈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主张”重在对人提出要求。寻找与准确判断论点:1分清论点与论题。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如“浅谈抄作业”;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 观点和看法,如“抄作业有百害而无一利”。(2)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的最根本的贯穿全文的观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服务于中心论点。(3)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特别是通常在什么位置。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骄必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②开头。有的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以警句、成语或格言出现。如《谈骨气》《说谦虚》《怀疑与学问》中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满招损,谦受益”“学则须疑”,林家箴先生《说“勤”》论点就是段首末句:“学生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③中间。特别是先层层深入论证,归纳出中心论点,再进一步论述深化总结中心论点。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就是如此。胡绳先生的《想和做》,其论点在第七段:“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④结尾。有的文章结尾揭示中心论点,这样的文章结尾常有“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所以”的表总结归纳的词语标志。吕淑湘先生的《论“基本属实”》的论点是是 末句:“‘基本’这个词基本可用,但不是到处可用。”⑤如果议论文中只有分论点而没有中心论点,可对分论点进行合并概括,归纳出中心论点。(8)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图表、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凡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经典言论、格言、谚语、警句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都可视作道理论据,特别是言简意赅,寓有哲理的名言,有力地支持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9)例证法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证法是引用领袖化合物经典菱中的精辟见解,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人们公认的公式定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其作用可用如下公式:引用了谁的言论+为了证明什么+“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对比论证是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观点来进行对比证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其作用可用如下公式:用什么作对比+证明什么论点+“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喻证法就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喻证法常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证明抽象的、深奥难懂的道理,作用是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论点:B C E G H J

31)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天体运行理论之后,反复思索,提出“狭义相对论”;爱迪生试制电灯,经历了失败后,经过思索,制成了电灯;《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认识了革命真理,从此成了一个自觉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高尔基: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健壮而勇敢。(3)鲁迅一条棉裤穿了好几十年,棉被也是多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却写出了20卷的《鲁迅全集》;李自成进北京后常常大摆宴席,很短时间后就被地主武装赶出北京,起义失败了。纵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4)三国时匈奴使者访魏,曹操自认为相貌平平,让“身姿高昂,眉目疏朗”的崔琰假扮自己,却被使者识破,使者认为曹操风度远胜于崔琰。奥思特洛夫斯基:“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也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论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一)1、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论点一: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分论点二: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论点三: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社会政治态度来分析的;第二个分论点是从人生角度分析的;第三个分论点是从职业的角度分析的。三个分论点并列排列,又互相联系,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必然具有高尚的人生态度,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必然具有很好的职业修养,以自己的专业为他人为社会造福。 3、在第一自然段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顺势提出 这样既避免了单独表达中心论点的生硬,又使第一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联系十分紧密。 4、作为一篇悼念文章,总要对被悼念者进行介绍,在狐狸精情况下,还需要说明被悼念者和自己的交往。而作为悼念性的议论文,这样的介绍和说明往往是安排在开头和结尾,本文就遵循了这样的规律,形状对白求恩的事变进行了概括的介绍,结尾谈到了白求恩和自己的交往,以表达悼念之情。 5、总-分-总。

(二)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国籍、身份、年龄、为中国目的、派进到中国的原因、工作地点、去世的原因; 作用:是全文议论的引子,并作为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论据。 3、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4、明确什么是国际主义,并作为本段分论点的道理论;引用列宁阐释的国际主义精神的内涵,从而精辟地证明了白求恩同志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十分有说服力。 5C 6这是国际主义精神…学习这种精神 7、概括性强,行文简洁 叙述(记叙) 区别见一14 8、“一个外国人……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启发读者的思考,引起人们对下文评价的关注,又把文章从对白求恩事变的介绍自然地过渡到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文意鲜明,文势顺畅。 9不能互换。因为前者需要表达的是来中国的目的,而后者则是白求恩行为的分析解说。同时根据前言后语调整变化,以求意义的精当、文句的贯通和节奏的适度。 10D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988117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