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教学浅析

2022-12-22 04:19: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文诵读教学浅析》,欢迎阅读!
古诗文,诵读,浅析,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文诵读教学浅析

作者:陈敏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4年第04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92-02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诗文是一种最精致、最纯粹、最优美的文体,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古诗文诵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语文课标对朗读评价的总要求,结合古诗文这种特殊文体的特点,笔者认为,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正确朗读是古诗文诵读的基础

古诗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等,如果不解决这些字词的读音问题,就谈不上真正地诵读。因此,学习一首古诗或一篇文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学生齐读一遍,或个别学生朗读一遍,从学生的试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一一进行纠正,最后由教师范读一遍。比如,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课文《西江月》有一句诗是:路转溪桥忽,句中的字是一个通假字,应读“xiàn”还是读“jiàn”呢?这时就要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在夜行中过了溪桥一拐弯,社林边那间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感到喜出望外。这里说的是茅店忽见,而不是忽见茅店,是忽然出现的意思,因而要读“xiàn”音。再如,人教版语文年级下册课文《学弈》中有这样一句话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是个多音字,分别有“jiǎo”“zhuó”两个读音。通过课文注释和查字典可以知道,这里的是指系在箭上的丝绳或古时带有丝绳的箭,并没有交纳,交出的意思,因此,这里应该读“zhuó”音。由此可见,要让学生读准古诗文的字音,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文学常识。此外,有些模棱两可或具有争议性的读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比如,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讲的是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应该具备诚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切忌不懂装懂。这段话是孔子对弟子子路讲的,一开始采用呼告、感叹的句式,引起听者的注意和重视,说明孔子对这样的学习态度很重视。可见,前4知道的意思,故念“zhī”音,而最后一个聪明、有智慧的意思,故念“zhì”音。

二、读出节奏是古诗文诵读的个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主要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即格律诗,它兴盛于唐代,人们将这种新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而把唐代以前不拘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本文沿用旧说,将讲究格律的诗叫做近体诗,将不讲究格律的诗叫做古体诗。为了与现代自由体新诗区别开来,我们习惯上又把古体诗和近体诗统称为古诗。无论是五言古诗还是七言古诗,就其句子节奏之间的疏密关系来看,在一个句子中,后面3个字与前面几个字关系疏一些,它往往自行组成一个音步,与前面的字词形成一个较大的停顿,这就是三字脚,它是人们在吟诵诗句时出于运气及行腔处理上自然形成的一种间歇。我们在朗读古诗时,三字脚是一个大的停顿,五言诗句朗读时的停顿应是oo//oo/ooo//o/oo,七言诗句朗读时的停顿应oo/oo//oo/ooo/oo//o/oo三字脚一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意群单位,比如,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课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按现代汉语语法应当念为朝辞彩云间白帝,但间白帝不构成一个意群单位,故要把彩云间后置,倒装成三字,朗读时的停顿应是oo/oo//oo/o。关于古诗的朗读要决,自治区特级教师黄亢美将其归纳为: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朗读古诗题目要有情,定调要准。古诗的第一、二句是起承关系,中间停顿不宜太久,连接稍紧,第二句结束后形成一个小高潮,第三句是一个新的开始,读音的高低视情况而定,一般可低一些,突出结尾的高潮,结尾句一般突出最高潮,但结尾不一定都是激昂的,每一句的三字尾都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三、读出体验是古诗文诵读的灵魂

语文课标在关于阅读的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防止矫情做作。此,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准确把握古诗文的情感基调,读出自己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古诗文,朗读时的情感基调是不一样的。比如,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课文《静夜思》表达的是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确定情感基调不能过于高昂。反之,有的边塞诗一般写得比较大气,确定的情感基调不能过于低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把握的情感基调和对古诗文的理解是正确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因此,同一篇古诗文,不同的学生在朗读体验上也可能不同。比如,人教版语文年级上册课文《伯牙绝弦》中最后一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朗读环节,一个学生读得很慢,调子低沉,感情悲痛,而另一个学生则把前半句读得急促高亢,后半句读得渐慢渐弱。对于学生在朗读时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基调,第一位学生解释说: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是真正了解他的人,现在子期死了,伯牙怎能不悲痛欲绝?因此,这句话应该读得低沉一些。第二位学生说:根据资料显示,子期初死,伯牙并不知情,是过后才听人说起。因此,他初闻噩耗应是惊讶、难忍、悲愤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一开始会比较冲动以致破琴绝弦,因此要读得急促高昂些,在接受了子期已死的事实后痛断肝肠,这时要读得渐慢渐弱,最后他泣不成声,应读得声断而气不断。从学生的解释来看,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当中,并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此时教师应当加以鼓励。语文课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古诗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方法后,要加强训练,同时也要尊重学生诵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形成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诵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责编 欧孔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6cd1f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