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清明》公开课教案_14

2022-08-11 19:16: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清明》公开课教案_14》,欢迎阅读!
开课,古诗,下册,人教,教案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开场:我们祖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清明》来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涵。

教师: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眼”?) 比较:纷纷之雪── 纷纷之雨──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小结: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

"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

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小结: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揭示了""的妙处:不远不近的距离,包含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引起无穷想 "杏花村"

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增加了诗歌美感,引起无限想象。

小结: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过对这两个词语的品味,我们发现诗歌言已尽而意未完,它留

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余地。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展示信息,引发思考

学生:各小组演示课件,汇报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学生记录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简要概括。

活动依据:开放式教学活动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

而让更多学生获得全面、主动、自由、和谐的发展。 ()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一幅插图。并通过投影仪展

(一般的班级可只谈构思,如艺术班幼师班可展示绘画的草图,烹饪班可进行菜式的设计) 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活动依据:在课堂上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表达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拓宽语文学习的思路,把语文学习和专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

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

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

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

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

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4ee86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