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鲁迅在《祝福》中叙事方法的运用》,欢迎阅读!
浅谈鲁迅在《祝福》中叙事方法的运用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文章,这篇小说讲述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引发作者自己对于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命运的思考,也引发作者对像自己一样的进步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小说中展现了鲁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的言谈举止,或是思想观念,通过“我”客观的叙述出来。这篇小说具有深刻的讽刺批判意识,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去鉴赏和分析,但是鲁迅创作的叙事方法一直独树一帜,十分值得研究,下面就叙事方法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标签: 叙事方法 归乡 多角度叙事
一、第一人称叙事方法
鲁镇曾是“我”的故乡,应该由“我”亲自讲述这里的景色、发生的故事?一切本来都是记忆中的样子,但是当作者看到故乡诸多自己不理解、无法接受的变化,内心如此抵触而且想要离开。故乡竖起一道道高墙,“我”身处其中并不适应,同時这也阻隔了自己与故乡本应该亲密的关系。与四叔交谈不下去,本家和朋友也就是例行拜访,在这个镇子中作者是无处倾诉的,不能找到有共同话题的人,所以“我”是一个孤独的叙事者。
“第一人称叙事是有意识的美学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抒胸臆表白心曲的自传标记。”全文中“我”以讲述者的身份存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说出的话从小说中讲出来,好像观棋而不语的真君子。即便是在作品中讲话,鲁迅也毫不含糊,他认为“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在这里“我”却不发表任何主观议论、评价,只是讲述祥林嫂的一生,并不是作者不想言语,而是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尊重,能言却不言,这体现了鲁迅对逝者,对这个时代所抛弃的人的悲悯,是一位文人的情怀。同时,鲁迅自知呐喊也是无用,只是平铺直叙,用质朴的文字、犀利的文笔、独到的视角,至于祥林嫂的人生,或者是整个鲁镇里的人和事,都留给别人去评判。所以,“我”又是一个客观的、透明的、智慧的旁观者。
二、“归乡”叙事模式
鲁迅在开头就交代了此时正值新年,自己回到故乡鲁镇。这一次回来并不是自己乐于回到此处,而是因为新年,又和四叔家有些亲戚往来才回来的。这一次的归乡,好像和这里格格不入,和四叔的谈话、鲁镇为了“祝福”忙乱的氛围、四叔书房里显示陈旧思想的设施和书籍让作者不想在这里久留。以至于第二天起得很迟,第三天无所事事,心想“明天决计要走了。”和四叔交谈不畅,实际上是因为思想观念不一致,新旧思想碰撞使作者受到冲击。“我”多年未曾回到故乡,已经基本上与传统思想禁锢和传统社会精神划清界限,故乡在“我”的眼中是闭塞和封建的,细枝末节的小事被放大,无论是这里的环境氛围,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把作者向外推。
当然,催促“我”离开的重要原因还是祥林嫂。祥林嫂的发问让鲁迅感叹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b872d81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