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第5章 文化

2022-12-08 05:21: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 第5章 文化》,欢迎阅读!
社会学,文化
第五章

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社会学是从广义上研究文化

关于文化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现实世界中,社会文化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 二、文化的一般特征 1、创造性 2、习得性 3、共享性 4、累积性

5、阶级性和民族性

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第一,文化现象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才出现的。可以说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第二,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进步,不代表落后与反动,而文化则不是这样。文化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进步文化与反动文化之分。 四、两种文化观: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

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衡量其它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其它文化优越。我族中心主义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的。它是比较极端地认同本民族文化而否定其它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它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因素 1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 2、语言和符号。3、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1价值观念、2规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方面)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5、物质要素。 二、文化的层次构成

1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是指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或者说,它是组成文化复合体、能独立发挥一定文化功能的最小文化单位。如筷子、刀叉、握手、鞠躬、标点符号。

2文化丛(也称文化集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互相整合的文化特质构成,这些文化特质彼此为一体,表达一定范围的文化意义。

3文化模式——是比文化丛更复杂、更高层次的文化结构概念,它是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

三、文化的功能 1 整合功能。2 导向功能。3 文化不仅有正向功能,而且有负向功能。 反功能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

一是文化滞后现象发生时,精神文化会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例如精神文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化的发展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规章制度,对生产力和物质资料生产就会起到阻碍作用。

二是发生在反文化群体和某些亚文化群体中。文化从属于主流文化但又与主流文化有不同的特征。通常它并不与主流文化相对立,但有时会发生冲突,这时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就会起反向功能。

文化一体化

一、文化一体化问题

我们讲多元文化共存的合理性、必然性,但并不是说文化是一堆不同成分杂乱无章的组合。风俗习惯、技能、知识信仰、价值观念和规范之间以及其他文化特性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就是文化的一体化。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程度的文化一体化。而在现实社会中,文化一体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某些文化比其他文化的一体化程度更高。

一般来说,传统的前工业社会文化一体化程度相当高。但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社会规模很大、结构复杂,包含许多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方面差异悬殊的群体和组织,相对而言,它的文化是异质的、非齐次的,社会文化变化也非常迅速而且不平稳,因此文化成分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整个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变化。而往往是在部分文化成分发生变化而导致其他成分解体或起而对抗这种变化时,文化一体化的倾向才会出现。 二、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 四、主体文化与亚文化

主流文化当几种文化同时并存,一定有一种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占据着主导地位,为当时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往


往是统治集团所推崇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称为主流文化,或称主体文化、显文化 文化:与之相对应的,居于附属地位的其它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可以称之为“亚文化,也称为“次文化“潜文化 文化如果某种亚文化社会主体文化对立,走上了主体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的反面,这种亚文化就被称为“反文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性质的分析

从发展的角度看,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区分并非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都在变化,也可能相互转化。

对于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兴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文化在开始时往往并不是主文化,而仅仅是一种亚文化,但由于它有发展前途,往往最终上升为主文化。因此,仅仅凭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地位,并不能判断其性质,只能根据它们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而对它们作出判断。 关于高校亚文化

当我们以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主文化通常是指宏观社会文化 如一个国家的文化;亚文化则是社会中微观层面的文化,如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等,这些文化相对于社会文化而言,又可被称为“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正是置身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亚文化

而当我们以一所大学作为一个系统,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文化即专业文化,便称为“主文化;而非专业学习其它校园中涉及的一切活动,则可称为“亚文化

无论是校园主文化活动,还是亚文化活动,都是始终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文化变迁及其方式

一、文化传播

(一)文化具有向四周扩散的特性。文化特质被创造出来后,必然向周围扩散,变成一群人或一个地区的人共享的东西。文化传播是文化的固有属性,文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化特质、和文化集丛。 (二)文化传播必须有载体,即传播媒介。

(三)文化传播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

1、接触与显示阶段。一种文化特质传入后,在传入地区显示出来,被人们发现。

2、选择阶段。人们对于显示出来的文化特质进行观察、批评、选择其中合乎自己价值的部分予以采纳。

3、采纳融合阶段。把决定采纳的文化特质与本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开始并不和谐,经过长时间的撞击与整合,外来文化特质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一体。

(四)文化传播规律:从地理空间上看,文化传播是以信息源为中心,按照同心圆的轨迹向四周扩散的,根据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递减的规律,靠近信息源的地方,传入最多,影响最大,接受也可能最多。距离信息源越远,信息量越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少。对文化传播的阻力来自文化差异,文化传播不容易向文化差异很大的地方传播。 二、文化传播方式:文化采借和文化濡化

(一)文化采借:是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丛的借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来文化中有一部分被采借,其余部分被排斥。采借是有选择的,选择的标准是:1、有用性。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是否符合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和心理特征,往往成为选择采借的标准。 2符合或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易被采借;与本土文化差异很大或有抵触的外来文化,就不容易被采纳。

(二)文化濡化:是指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连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变化的现象。或者说:由于文化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素或集丛,并使它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用“濡化”来表示。 三、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冲突的诱因主要有:1、时代差异。2、民族差异。3、地域差异。4、阶级或党派差异。5、集团差异。6、个体差异。

怎样认识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具有普遍性。文化冲突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消极的事物。我们应该看到文化冲突对主文化的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以及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文化冲突对文化本身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冲突意味着竞争,竞争意味着必须变革,变革才能根本发展,这是文化真正应该遵循的发展轨迹,也是文化发展所需要的过程。因此,我们对文化冲突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和文化冲突本身的性质,认真合理地对待。



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b2f3e08b52acfc789ebc9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