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度写范文[欧阳修的作品]书史是谁的代表作模板》,欢迎阅读!
[欧阳修的作品]书史是谁的代表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
而他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感情亦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此外,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的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的著名的《秋声赋》运用各种比喻,把无形的秋声描摹得非常生动形象,使人仿佛可闻。这篇赋变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对于赋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与苏轼的《赤壁赋》先后媲美,千载传诵。 《醉翁亭记》
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都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没有孤立地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具特色,又融合统一,蔚然深秀的狼牙山,风光绮丽,苍翠欲滴,以群山为背景,酿泉环绕而过,一座四角翘起的亭子立在上面,这样,无山,则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立,无亭,则山泉失色。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构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作者笔下的朝暮和四时之景,也都是优美的风景画。
二、勾勤了一幅“与民同乐”的风习画
文章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游乐图,在这幅图画中,有“负者”,有“行者”,有老人,有小孩,前呼后应,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这个场景在太守眼里,应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写宴饮之乐,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是肉还是菜,都是就地取材,这样意在夸耀滁地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同样,宴饮之乐也没有王公贵族府第宴饮的奢华,但这是在滁州的土地上与滁州的老百姓一起宴饮的这种乐趣,也是王公贵族梦想不到的欢乐,作者在这里勾勒出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游乐风习画。 三、积极的人生态度
范仲淹等推行的“庆历新政”失败,他们相继贬职,欧阳修因上书替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一般被贬的人都是悲观,彷徨,沉迷于山水。而欧阳修却不同,他虽然被贬,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与滁州人民同乐,将滁州人民的安定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在谪居时期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与一般的迁客不同,他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四、精巧的结构
乐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是人情之乐,写宴饮,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显得含蓄委婉,文章结构严谨,处处注意前呼后应,无懈可击。
五、出色的语言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炼,音节铿锵,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文中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成诵,语言凝炼精粹,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创造性地运用二十一个“也”字,一贯通篇,毫无重复之感,反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
《浣溪沙》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作者春日载舟颍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词的上片描摹明
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下片写作者画舫中宴饮的情况,着重抒情。整首词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
“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堤上踏青赏春的人随着画船行走。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断地拍打着堤岸;上空天幕四垂,远远望去,水天相接,广阔无垠。第三句“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晁无咎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引)王国维则说:“余谓此本于正中(冯延巳字)《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人间词话》卷上(“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
的身影,这样就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白发戴花君莫笑”,“白发”,词人自指。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俨然画出了他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下句“六幺催拍盏频传”和上句对仗,但对得灵活,使人不觉。“六幺”即“绿腰”,曲调名。“拍”,歌的节拍。此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歇拍“人生何处似樽前”,虽是议论,但它是作者感情的升华,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秋声赋》用散文笔调写成的典型文赋,是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品之一。此时的欧阳修(仁宗嘉佑四年,即1059年),时年53岁,政治上经历了“庆历新政”失败,并辞去了开封府尹的职务,思想上正处于心情郁结、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其年秋日,因感政治失意,故交云散,体力日衰,写下了长诗《夜闻秋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而余意未尽,又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秋声赋》。
在这篇文赋中,欧阳修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议论的对象,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并由景入情,抒发秋感,融入了作者对政治、人生、世事的深觉感慨,从而完成了本篇文章的深刻主题: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人,而应加强内省、超乎其外。这一寓意,抒发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郁闷心情,能主力求自我超脱的愿望。虽然,整篇文章的情绪取向是略显低沉而消极的(尤其是对人事忧劳、形神日衰的悲叹),在思想认识上更多地指向了老庄哲学清心无为和悲观的一面;然而,在现实根源上它确实是作者在政治失意后长期苦闷的复杂矛盾心情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士大夫处于逆境之中的一种典型心态的真实反映。因此,本文的主题寓意,还是有其一定的认识意义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秋声赋》在艺术上堪称一篇精心构撰的美文。其艺术特点,大率言之,有如下几端:
其一,布局精巧,结构谨严。文章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设计,文势一气贯下而又曲折变化。全篇内容,可以从四个部分析论文。第一部分,从“欧阳子方夜读书”至“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主要描摹无形的秋声,突出其凄切悲凉。首先,以作者夜晚凝神读书忽闻秋声入笔,简捷直起,并在动静的对比中为下文蓄势,引出秋声。紧接着,对秋声作一连串的比喻性描写,或惨如细雨凄风,或动若惊涛骇浪,又仿佛铁骑铮铮,奔腾疾走„„使人如睹其形,如闻其声,顿生惊惕耸动之慨。再以童子天真无邪、漫不经心地回答荡开一笔,为下文的极力铺叙渲染巧作顿挫,文势变化流去而又张驰相间,构思十分缜密巧妙。第二部分,从“余曰”至“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主要描摹秋状,以夹议夹叙的手法突出秋天的威力,渲染出肃杀寂寥的气氛。整个描摹,从色、容、气、意、声诸多方面着笔,极尽铺叙渲染之能事,又紧扣古人对宇宙万物“阴阳五行”的认识观念,把不可捉摸、难以名状的“秋之为状”写得生动具体,极富感染力量。第三部分,从“嗟夫”至“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用无情的草木与有情的人类对比,感叹人为忧劳所累更容易衰老颓败。文章由自然界巧妙地转到了社会人生,而这种令人心惊的人生现象,正是作者所悲叹
反思的“无声之秋”。最后部分,文章以眠童、秋虫、静夜,衬托作者的悲凉心境,并有力照应篇首,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其二,描摹细腻、生动、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整篇文章,作者借助赋体固有的铺陈手法,多侧面地描绘“秋声”、“秋状”,着力渲染了秋天寂寥肃杀的威力,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而且深切感受到秋天摧败肃杀的气氛,确实有独到之处。譬如,第一部分以极为贴切的一连串比喻来描摹秋声,就充分展示了秋声不期而至、由远而近、自弱而强、从隐而显的动态过程,铺叙渲染之精彩,令人叫绝。
其三,形式创新,熔叙事、写景、抒情、状物、言理为一炉,为赋体的新发展创奠了道路。从总体上看,《秋声赋》仍是一篇以骈偶、铺排、声律为基本形式特点的“赋”,其采用的主客问答、随物赋形、铺叙渲染等手法亦为赋体的传统方法;但是,整篇文章却以灵活自由、长短不拘的
散文句式开篇、结尾和穿插其中,充分表现出以散运骈的崭新形式特点,无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言理,皆流畅自如、和谐统一,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丰富了“赋”的表现形式,开创了“赋”的新的发展之路,即:赋的散文化(或称之为“文赋”)。 其四,《秋声赋》情感真挚充沛,从头至尾浸透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思和感慨,充分表现出以情驭篇的特点。“陈然而听之”,“异哉”,“此何声也”,“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嗟乎”,“亦何恨乎秋声”,“如助余之叹息”等等,不仅有过渡衔接之妙用,更重要的是时时事事处处都以浓烈的主观感情之穿着文章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回环摇曳、一唱三叹的风神。而这正是欧阳修文章突出的艺术风格之一,因此极富感染力量,使人咀嚼再三而感慨万千。
其五,旧题材,新角度,承前启后,意义重大。从题材上讲,抒写秋感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传统,宋玉的《九辩》首发“悲载秋之为气也”的伤感,似乎就为后人定下了悲秋的基调。而以秋声为赋,在唐代亦有李德裕的《秋声赋》、刘禹锡的《秋声赋》等。因此描写这种题材,实在难有创获;然而,欧阳修抓住“秋声”,选择新的角度,由宇宙自然而泊入以社会人生的反思与慨叹,无论观察、体味、描写和议论,都能兼容前人之长而超乎其上,用以散运骈、以情驭篇的手法,将铺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欧阳修的文赋名篇《秋声赋》,上承杜牧《阿房宫赋》而下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倾倒众人,垂名青史,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b1ccaa9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