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汉城市管理实现重大突破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欢迎阅读!
武汉城市管理实现重大突破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
江汉:网格管理 井盖丢失了,社区监督员迅速致电管理中心,再反馈职能部门限时解决……上月,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苗圩要求,武汉中心城区统一标准、整合信息资源,推广江汉区率先启动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由此引领全省进入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代。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再造新的城市管理流程等,主要采取“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
去年,武汉在江汉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法”试点。依托电子地图,该区33.43平方公里的版图被划分为1003个网格和75个管理区,城管、环保、水务等20余项内容全时段得以监控和办理。试运行至今,该区“网格化”管理做到了“快速、准确、长效”,日均处理事件100余件。 目前,江汉区正在加紧完善各相关系统,拓宽居民投诉渠道。全区150名监督员深入114个社区,向居民发放“名片”或安装公示牌,让管理中心电话家喻户晓。
点评: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优势,主动作为,使管理从以往群众投诉的被动管理,变成政府主动派人找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能,也无形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放置了一张监督网。
武昌:先礼后兵
“城管敬醒:为了社会和谐,请勿出店经营,祝愿生意兴隆。”在武昌区繁华地段临街店铺的门前,都能看到这句用红油漆喷印的提示语,既像一道红色警戒线,又充满温馨。
正是这句话、这条线,化解了占道经营日常管理的矛盾。据悉,3个多星期了,喷有警示语的店面基本不再出店经营,执法人员与经营户之间的纠纷也下降了90%。
占道经营在日常城管工作中,是最令执法人员棘手的问题。以往,对出店经营,执法人员主要进行劝说,暂扣出店或流动占道经营物品。但冲突时有发生,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常因是否占道争论不休。
上月初,该区城管执法部门想出新招,在民主路、粮道街试点,在出店经营“钉子户”前,用红油漆喷上温馨提示。“这叫先礼后兵。”路边晒太阳的彭爹爹乐呵呵地说。
点评: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人心都归整齐了,何愁营造不出和谐宁静的环境?! 青山:建章健制
去年下半年,青山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围绕分工、考核、督查、奖惩等各项环节,从制度上界定了全辖区城市管理的目标、责任和标准。
为细化日常管理,“双创”专班又先后配套制发了《督查专班巡查协调督办制度》、《“双创”工作奖惩办法》、《关于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双创”工作职责的通知》、《联合执法工作实施细则》等7个文件,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制度的核心是明确街道的职责,将多年若隐若现的执法标准和奖惩依据透明化。”青山区城管局负责人韩兵称,社会讲求公平性,否则城管执法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针对不足,该区请专人收集社区脏乱差的“暗疮”、制成录像,请街道、部门“一把手”观看,对照整改;通过建立督查台账、督办反馈制度,对群众反映、媒体曝光的环境问题,日通报、周调度、月讲评,不放过一个细小问题。
年底考评,青山环境一跃而起,位居全市前列。
点评:有法可依,有标可行。含糊执法、含糊管理,城市就还你一个稀里糊涂的“脏脸”。管理是否法制化、是否规范、是否精细,是考核一个城市是否先进、是否文明的重要标杆之一。 民族街:民族精神由民权路、民族路、沿河大道包围而成的民族街,曾是汉正街地区的缩影——繁华而杂乱,暴露垃圾、污水漫溢、占道经营、“牛皮癣”——几乎所有老城区的“环境病”在这里都屡见不鲜。
2000年,民族街在全市率先公开承诺,争创“24小时无暴露垃圾街道”;2002年,该街成为全市第一个“无癣街”;2004年,民族街再领全市之先,争创“无占道经营街道”。 目标也好,承诺也罢,关键在于落到实处。
2004年初,市专班夜间巡查,发现大兴路上有一堆垃圾。次日,接到通报的街办事处迅速调查处理。再过一天,处理结果出来了,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各罚100元,办事处分管主任、城管科长、环卫所长、执法队长、清扫保洁人员……全街27个人共付出2970元的代价。 一堆垃圾在民族街引起强烈震动。一位老城管称,近年来该市先后有不少街道都宣布“无暴露垃圾”、“无癣”,但像民族街这样说到做到的,不多! 点评:垃圾事件看似一件拈不上筷子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构成了城市管理这件大事。每一件小事都干好了,干好大事也就有了基础。民族街用了6个年头改变了人们对它的印象,重塑了自己的新形象,这正说明事在人为。 来自社区的对话
场景一:民族街城管执法队长日常巡查时,碰到老住户,两人闲暇时聊了起来。 主人公一:居民魏刚 主人公二:队长刘建文
魏:前几年,这里又脏又乱,到处是乱搭乱盖、占道经营、社区道路破损。我家原来的邻居嫌环境差就搬出去了。前年起,你们开始整治占道、拆违,几乎天天都有人在社区转。 刘:那时刚开始实施长效化管理,在社区内推行公示制度。就是将责任区城管队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职责公示上墙,接受投诉。
魏:以前我对你们蛮有看法,老是走形式,要么就是找麻烦。不过这次搞整治,我们觉得不太一样了,连续两年坚持管理,摆摊的早点少了,小餐馆也分批搬走了,露天菜场取缔了……刘:现在,我们每周要巡查不少于3次,每月还要向社区汇报,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工作量加大了。
魏:我们都看在眼里呢,大家也能体会你们的辛苦和难处。
刘:呵呵,其实我们也尝到了甜头:支持、理解我们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像以前,感觉执法时孤立无援。原来一个人、几个人管的事,现在成了全社区的心病,工作难度大大减轻。 魏:是啊,有人义务维护社区卫生,有人愿意掏钱搞绿化,社区环境成了大家的事。 场景二:江汉区城管局负责人日前暗访和平社区时,与个体经营者的对话。 主人公一:个体业主张之汉 主人公二:副局长方幼勤
方:早听他们(执法队员)说过你,谢谢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
张:唉,说起来都不好意思,我还得感谢你们,帮我找了这么好个门面,还找人适当降了租金。1998年我从沙洋监狱释放回来,生活特别困难,就在民权河街口摆辆三轮车卖水果。去年整治出店占道经营,他们老收我的东西,为了生活我只能扯皮。
方:我代他们向你道歉。那时,城管执法局刚合并成立,基层执法很多头绪未理清,执法中确实存在“吼、罚、掀、砸”等不适当方式。
张:后来,你们队员多次到我家里了解家庭情况,劝我不要占道经营。为了解决我的困难,他们帮我联系找了一个门面,并想方设法适当降低了租金。我觉得他们确确实实为我解决了
困难,再占道经营我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再说,现在外面的流动摊贩越来越少,门面的生意也好多了!
方:谢谢你们的支持。近几年,各类法律、法规都在慢慢完善,城管执法提倡有情操作、文明执法。政府要求我们,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执法为民、文明执法。 [记者手记]
细节决定成败 记者 涂亚卓
翻看今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细心的人发现,今年的报告篇幅五年来最短,但在城市管理方面,着墨却为历年最多。
上世纪末以来,武汉市逐年加大投入,注巨资扩马路、补市政、兴绿化、建游园,全面提升了城市功能。为改善投资环境,该市继而强化管理,对机场、火车站、出城连通道等重要窗口地段,以及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的市容环境进行严格控管。但随着“城市外衣”的日新月异,长期积存、隐匿于各环节、各层面的管理顽症,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很多细节上。因为日常监管不落实,占道经营屡治屡败;因为执法不人性化,暴力抗法、粗暴执法纠纷时有发生;因为职能分工不明,小小窨井可以失盖数年、屡伤人车而无人问津…… 其实,武汉的城市管理矛盾在全国并非个例。这是城市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转换过程中,折射出的必然的社会现象。 国家发改委研究员史育龙认为,城管领域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实质往往都反映了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的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以及城市政府在体现上级政府意志与代表地方利益时可能出现的冲突等等。 如何让城市管理真正走上一条“精细、长效”的新路?压力之下,武汉全市上下开始“动脑筋”,进行一系列创新探索,值得社会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b150b8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