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林简介

2023-02-19 05:20: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昙华林简介》,欢迎阅读!
华林,简介
昙华林简介

昙华林: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 一、昙华林地址:武昌区首义南路198二、历史建筑概况

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 街长1200米、宽3 三、老建筑 仁济医院简介: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

仁济医院原名英国伦敦教会医院。这所医院与一位英国传教士杨格非的名字联在一起——1861年,该教士在与昙华林临近的戈甲营建礼拜堂,尔后开设诊所和义塾为教众和附近的居民服务;7年后,传教士将诊所和义塾迁至昙华林并加以扩建成;1883年正式改名仁济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

昙华林32号: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校园宽阔、气派,小巷里最显活泼明朗的地方。“三厅”旧址、郭沫若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于19384月,选址湖北省立第一中学

花园山:花园山严格的说是一个小山包,山上树林茂密,东、南面都有小路上去。因为附近有中医学院,所以不时会看见一些坐在草坪、树下和石阶边勤奋的读书郎。

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花园山上的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是一幢保存完好的建筑。

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礼拜堂。这个修女会1806年在意大利创建,总部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育婴堂:曾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项目——所谓育婴堂就是收养一些被抛弃的婴儿和小孩,之所以有人至今严加抨击,主要就是指开办期间育婴堂不时有些婴儿因身体羸弱或者生病死亡,死后被随意埋在山边;还有那些小孩长大一点后,按修女的要求要做一些体力劳动,似乎有些劳动超出了儿童承受力什么的。大概也由于这些原因,修女会在1948年就终止了在武汉的活动。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育婴堂问题这里还一度设置了“帝国主义欺压旧中国儿童”的教育点。

翁守谦故居1912年: 翁守谦,福建人。曾是北洋水师官员。甲午战争中兄弟多人战死。作为幸存的翁公,后来弃官隐居于此,潜心修佛,大概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份长久的安

瑞典教区旧址1890

一个拱门口,里弄内的房子可以看到房屋旧时轮廓。这些建筑2层和4层的砖木结构。当时基督教瑞典行道会创立瑞典教区,在武汉成立湖北总会,驻地就选在此。

此后行道会在武汉先后建教堂、主任牧师楼、真理中学等,当时瑞典教区的武汉信徒之众。抗战期间,汪精卫在武汉成立伪政府,瑞典驻华领事便一度将领事馆迁到这里,不仅处理本国外事,居然还代理英美等西方国家与汪伪政府的事务。

孙茂森花园、昙华林34号、昙华林81号、教士公寓楼。。。。 四、昙华林规划史:




11946年以前,昙华林的街名仅指戈甲营(在武昌区正南,当年设有负责提高兵器并以戈甲命名的营盘。后戈甲营成名,地名沿用至今。)出口相连以东的地段。

21946年,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并沿袭至今。

3、现今所说的昙华林一带,具体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武馆、马道门、三义村及花园山和螃蟹岬的两山在内,全长约12公里的狭长地带。

五、昙华林,带着你穿越时空文化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医院、学校、公寓、花园、教堂,比邻而居

教育

1.文华书院:湖北省最早的教会学校 2.中华大学: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

医学:唐宋民间医术实力不菲,明清名医辈出 宗教:佛寺、道观、哥特大教堂 昙华林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日知会:武昌早期先进革命团体

2、陈独秀、李大钊于此讲学,董必武、陈潭秋于此,创立了武汉第一个中共组织 六、“昙华林”街名来历: “昙华”二字:

传乃印度梵文译音,“林”即“居士林”简称。郭沫若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过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f703087cd184254b3535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