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反思

2022-12-07 13:05: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宋明理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理学,反思,教学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觉得满意的是通过问题引领,层层突破,让学生理解了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过程。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图片历史想象将艰涩难懂的思想主张讲得通俗易懂,并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也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在讲授二程、朱熹、王阳明的观点时,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伤天害理”、“格物致知”、“良知”等。通过这些讲解,学生对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一定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理学作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些都是为后面解决3个主问题提供了铺垫。

在讲完“理”由之后,我做了小结,在讲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后也做了小结,在上完这一课内容后,我又将前三课内容做了总结。这样做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注意梳理已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上,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就会了解儒学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课堂实是缺憾的艺术。自己感觉主宰了课堂,总体上讲得太多,学生活动较少,师生互动不够充分。这与宋明理学内容艰深和本人课堂驾驭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在总结“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儒学的”这一问题时,应适当提示思考的角度——“继承”和“发展”,“发展”应该从“本原论”、“认识论”、“修养论”的角度思考。如果这一问题完全由学生归纳出来,课堂的达成度就会明显提高。再如,在讲解“致良知与格物致知的区别”时,没有适时追问“哪一观点科学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加深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认识论”

上的本质区别。学生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通过激发、追问、引导等多种


手段,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学生主宰课堂,才有可能形成“生态”课堂,学生才会生成新问题,获得新方法,生成新知识。

上完《宋明理学》一课方知“厚积薄发”的重要性。尽管在上课前做了一些功课,但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短期内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这节课有许多遗憾。平时很多课都没有做足功课,很多问题都没有思考透彻,以此来“授业解惑”真有点惶恐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多看书、多钻研,力求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历史课充满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e4789c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