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2022-04-10 03:25: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体》系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欢迎阅读!
内涵,特色,思想,艺术,系列
《三体》系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提要:第二次阅读《三体》,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作者在小说中非常富有逻辑性的推论,即便是小说,也让我不禁产生一种真实感,仿佛我所置身的世界,并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样,而是在广阔宇宙中的角落里,偶然中的偶然…… 关键字:《三体》系列读后感、《三体》系列艺术特色、《三体》思想内涵

经过一周的时间,我第二次阅读了《三体》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由于时间原因,第三部的阅读要在文章之后了。这次主要仔细阅读了一遍第一部,发现了更多细节,更加深了我对这部小说被称为“硬科幻小说”的认可。

在小说中,多数天文学理学理论都是实际存在的,阅读过后除了增长了一些科学知识外,我更认识到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只不过是天涯一角,同时也更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文章大多数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叙述,更像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使文章显得更具真实性,也更容易让读者跟随作者深陷一个个谜团中,随着故事的发展,与文章中的人物们共同知晓、解开一个个秘密,共同震惊和担忧。但是我个人认为也是这种记录式的描写,使文章在人物心理的描写上有些欠缺,对于作者简介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点,我还是不能认同。不过,对于一部科幻小说来说,“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和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头一次看到《死神永生》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到了第三本书,作者好像忽然提高了写作的技巧插叙不那么生硬,人物也鲜活生动的多。这里不仅仅是客观的物理定律,融入了无数作者自己对于宇宙的大胆构想。感叹于宇宙的浩瀚,人类,地球,甚至太阳系的渺小,在整个宇宙这片黑暗森林中,他人即地狱,三体人没有错,其他毁灭者也没有错,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获知了其他生命的存在,是费力去探知对方是否友善,得到结果无非两个:友善,或敌意。前者的可能性甚微,如果是敌人,又要看自己的科技水平是否比对方高,如果低,必然面临被灭亡的危险;如果自己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为了免除后患,肯定会攻击对方。如此麻烦,所有星球的选择就变成只要发现其他智慧生命,立刻将其毁灭。不同文明之间根本没有共存的可能,这与是否友好无关,仅仅因为要生存,而宇宙资源是固定有限的。这就是罗辑面壁计划的基础理论,也是三体世界和太阳系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体》分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上中下三本,为我们展示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横跨十几个世纪,从中国那段特殊时期说起,国家秘密建立的红岸基地,用于探测外星智慧生命在,叶文洁一家在那段特殊时期受到的迫害使得她对人类绝望,回复了三体人的讯号,从而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和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从此拉开了几世纪的对抗序幕。虽说这场对于地球的无妄之灾可以说是叶文洁引起的,但在她临终之时,跟罗辑的那段谈话,提出宇宙社会学的公理,也正是遵循这条公理,罗辑推导出他在面壁计划对付三体威胁的最终对策,正所谓成也叶文洁,败也叶文洁。

曾经沉迷于类似的科幻小说很长的时间,最喜欢那多的一些作品,例如第一部阅读的《过年》和之后产生无限遐想的《神的密码》分别对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宇宙的描述有着相似或堵到的描写,通过作者的经历和描述构成一些让人认为理论上有可能的观点。而《三体》从一开始就以一个科学不受到重视的时代为背景以各种历史上已经得出的科学观点逐步深入,又用这些著名的理论来打破这些理论颠覆现代科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陌生没有规律的三体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更直观的了解“三体”,三体(three-body problem,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三个天体的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在一般三体问题中,每一个天体在其他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都可以表示成3个二阶的常微分方程,6个一阶的


常微分方程。因此,一般三体问题的运动方程为十八阶方程,必须得到18个积分才能得到完全解。然而,目前还只能得到三体问题的10个初积分,还远不能解决三体问题。由于三体问题不能严格求解,研究天体运动时,都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近似的解法,研究三体问题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天体的坐标和速度展开为时间或其他小参数的级数形式的近似分析表达式,从而讨论天体的坐标或轨道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第二类是定性方法,采用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研究长时间内三体运动的宏观规律和全局性质;第三类是数值方法,这是直接根据微分方程的计算方法得出天体在某些时刻的具体位置和速度。这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对新积分的探索和各类方法的改进是研究三体问题中很重要的课题。

沉浸在《三体》世界后,再回到现实,就像远望天边许久,又回到近前,一时间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美妙绝伦的物理之旅激发的多巴胺已经消退,正如玛克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的一段话:”每人能享受的时间乃是广大无垠的时间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一转瞬即消逝于永恒中。人又是宇宙本质之多么渺小的一部分!宇宙灵魂中多么渺小的一部分!是在大地上,多么渺小的一块土地上面爬!宇宙的本性操纵物质界时好像玩弄蜡块,命运刈割生命有如收麦子。仔细地审视所有的事物,你会看到它们一直在凋萎和 变易。也可以说,一直在腐败和离散,换一个说法,事物的一再形成一如它们之前的一再瓦解。

从达尔文,爱因斯坦到霍金,无数科学家为宇宙的模样,物种的形成,提出了多种猜测,但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地球上生命的产生是一个万里无一的的奇迹和偶然,那么什么才是必然的的呢?刘欣慈给出的答案是:毁灭是必然的,时间的灭绝是永恒的最终结局。

那么,刘欣慈为什么给出这样一种答案呢?首先,作为归纳外推的结论,我们似乎不得不同意,宇宙间没有永生不灭的事物,连宇宙本身也难免如此。那么当然也没有永生不灭的文明。其实,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已经有过许多文明的灭亡,所以放大一点看,“地球文明”不能够永生不灭,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如果我们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结论,我们当下应该如何生活,就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惶惶不可终日吗?应该颓废自弃醉生梦死吗?还是应该积极向上,过好我们的每一天?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对此有过一段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情节:当人类确定再过450“三体文明”的远征舰队将到达地球之后,全球力量实现了相当程度的联合,准备共同面对未来的侵略。但是这种“临战状态”却事与愿违,科学技术无法发展突破,反而搞得全球百业雕敝,人心涣散。后来出现了一种运动主张从“临战状态”中摆脱出来,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这种运动深入人心之后,人类社会倒欣欣向荣起来,军备技术也突破了瓶颈,突飞猛进,人类的太空舰队将星际防线远远推向太空深处……。当然,最终人类的太空防线竟然不堪“三体文明”舰队前锋的瞬间一击,全军覆没。但是这段故事的象征意义恰恰可以解释:“毁灭是必然的,时间的灭绝是永恒的最终结局。”我想,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首先要过好我们当下的每一天。当然,这不是醉生梦死放荡狂欢,而是过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当然还要冷静地思考,尽可能为未来做好准备。其实,这和我们个人的人生观问题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自己最终会死,但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自杀,不选择醉生梦死,而是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呢?一个文明知道自己最终会灭亡,也只能作同样的选择。

相对来说,我觉得在《三体》系列的三部曲中,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似乎人文的味道要更浓一些。而第三部,就更有些传统中硬科幻的味道了,但其最重要的意义,却在于它以其悲剧结局,展示了以科学技术作为在宇宙中追求永存的手段的不可能性。就这样,在对一本原是幻想最大宇宙在最遥远发展中的故事的科幻小说的阅读中,却无可避免地回归到了我们究竟应该在当下以何种方式来生活和发展的问题。总结起来,阅读这个系列小说,除了我们讨论过的诸多意义之外,对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收获和结论,也许就只是像你所说的,人文的立场确定可取的价值,并据此而努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也许还有更多科学之外的,或是由科学所引出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书目阅读:《超新星纪元》

《球状闪电》 《全频带阻碍》 《基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d9491ca8114431b90dd8d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