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应该是不是真的应该》,欢迎阅读!
为一所中学的学生做了一个师生关系方面的报告,会后和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学生对于老师语言的敏感程度,让我有些吃惊。在他们提交的“你最不愿意听到的词语”中,“应该”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现在举几个学生提出的例子,略作分析。
学生1. 考试结束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这次考得不理想呀,你应该考的更好” 这里的“应该”其实是“希望”——从老师的内心来说,我们其实是希望学生考得更好,而不是事后的揭伤疤。“希望”并不意味着“必然”,丝毫没有强迫式的生硬,实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美好、温馨的期盼。“希望”和“应该”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令学生被动接受,容易心生抵触;而前者则让学生能够在温馨中主动出击、积极进取。
学生2. 课间操比赛成绩不理想,老师说:“本来我们应该是第一的,为什么没有得到呢?是不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这里的“应该”其实是 “可以”——有些事情未能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失望往往会让我们的内心生出些抱怨,其实事情“应该”怎么发展,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可以”与“应该”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霸权式的结果,成功是专属于我们的,别人都不能够得到,侧重于发泄而疏于激励;而前者则强调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本来有可能得到,意在于表达一种惋惜和反思,有利于学生在事后积极从自身寻找原因,激发斗志,从而走向成功。
学生3. 看见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同学,老师正色地说:“学生就应该一心一意地学习,打那玩意有什么用?考试考吗?”
这里的“应该”其实是“以为”——当我们习惯于用固化的概念来定义世界、自己和他人时,就容易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环顾四周看见的都是不应该的事情。其实,跳出来看,你会发现世界其实很大,人其实很多元,而学生也未必要一刻不停的去学习。
这个“应该”其实是你自己的“以为”,在不知不觉中你用自己的“以为”固化或窄化了很多生活。你以为世界是如此,但是别人也许并不这么以为,事实也许真的就不是这样。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修正一下自己的词典,重新定义很多东西,然后尝试接纳多元的世界和人生。 学生4. 有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在背后谈论老师,老师教育学生说:“学生就应该尊重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是你们的老师呀,别人说我坏话你不反对还去乱掺和。”
这里的“应该”其实是“需要”——应该说“师生”是亲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亲密的关系会令人们缩短彼此的身心距离,然而对于独立的人来说,再近,也不可能是“零距离”。谁都不可能完全附属于别人,我们彼此相依但又人格独立。因此,对老师来说“合理”的事情,对学生而言,不一定;在我们看来“应该”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只是你单方的一种需要。
内心里是我们需要,需要学生的尊重,需要学生的理解,需要学生站在我们这边,积极维护我们的利益。这样的需要非常合理,但是,合理的需要学生也有:他们也需要尊重和理解,需要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师生关系的和谐在于需要的平衡。想想看,我们需要尊重,学生就必须为我们而壮烈牺牲吗?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完全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呢?
失去了往往会失望;输了往往会沮丧;什么时候是“应该”呢?——在我们认为自己的“赢”或者“得到”是“理所当然”的时候;在我们忽略了别人的感受,自顾地善待自己的时候。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看见一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这只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因为它以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其实,我们老师也或多或少的背负过那只蛋壳,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狭隘、固执禁锢了学生神采飞扬的心灵。也许有些“壳“是我们所不知的,我们可以做的是,当打算说出”应该“两个字的时候,请审慎地想一想:“应该”是不是真的应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ca2e93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