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优化方案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文档: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考点四迁移运用 》,欢迎阅读!
[同学用书单独成册] [题组一 对点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 沙洲冷。 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答:
解析:“无人省”“不愿栖”是词人心绪和人生态度的体现。
答案: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孤独 、孤独苦痛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①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
无所,但有渔
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
满芳洲。
【注】 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答: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力量。应依据题目要求,联系全词分析,依托上下阕中一些关键的词和句,如“湖海倦游客”“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吊沉累”“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等,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患病,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和怀才见弃的幽怨情思,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登吴公台①
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
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照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 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怀乡思归的感情;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朝代兴亡变化,江山照旧,人、物不同的感叹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不禁感伤不已,生发昔盛今衰的惆怅之情。或凭吊零落萧条的南朝古迹,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江山照旧,人事无常、人世沧桑的哀痛之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耶溪泛舟①
孟浩然
落景②
余清辉,轻桡③
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④
,临泛何容与⑤
!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⑥
不得语。
【注】 ①此诗为作者在长安求仕未成,离开长安,在江浙一带漫游时所作。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南,相传西施曾在溪畔浣纱。②落景:落日。③轻桡:轻舟。桡,船桨。④水物:指水中生物。⑤容与:谓得意也。⑥脉脉:相对而视的样子。
作者通过写耶溪泛舟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表达作者从大自然中吸取生活欢快的愉悦心情。 [题组二 综合练]
1.(2022·湖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石门岩上宿 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①
?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②
。
【注】 ①芳醑(xǔ):芳香的美酒。伐:赞美。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阿;望美人兮将来,临风恍兮浩歌。”阳阿:古代神话传奇中的山名。晞发:晒干头发。 (1)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
答案: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搴”“弄”等动作描写和“畏”等心理描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秋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答: 答案:一“朝”一“暝”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闲适隐逸生活的宠爱:“搴兰”“宿云际”“弄石上月”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五至八句表现诗人对山中夜景的观赏和感悟;“谁与伐”“徒晞发”表明无人和自己一起观赏此种美景,因而诗人内心布满了孤独与圆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程处士 王 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任凭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注
],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 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订的。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有两个角度,一是语言本身的特点,二是诗歌的语言风格。
答案:①运用叠词。“扰扰”“悠悠”,突出了世事的纷乱繁多,让人忧愁思虑不尽;增加语言的韵律感。②质朴(通俗易懂)。全诗语言不饰雕琢,近而不浅,质而不俗。③率真。全诗谈论抒情自然率真,直接爽快,好恶分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解析:首联“长扰扰”表达了对世事的厌倦,颔联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另外两联意义也不尽相同。作答时,要逐句分析,然后加以组合。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厌倦世事、鄙弃儒家传统观念、追求自由(或“任情”)人生的思想感情。首联写人生百年世事纷繁,表达对世事的厌倦;颔联以日出日落之任凭、河水流淌之任情反衬人生的不自由,表达对自由的渴望;颈联指责“礼乐”囚禁“姬旦”,“诗书”缚住“孔丘”,表达对儒家观念的批判和鄙弃;最终一联写诗人宁愿以睡忘世,以酒消愁,表达其遗忘世俗、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眼 儿 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 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心情好无聊。一丛萱草①
,数竿修竹②
,数叶芭蕉。
【注】 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1)本词上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情景交融。通过“暮暮复朝朝”的惨淡愁云和潇潇淫雨,营造了阴郁沉闷、迷漫伤感的氛围,表达出对心上人的猛烈思念之情。②想象(从对方着笔、虚实结合)。作者遥想心上人别后无心梳妆,容衰体瘦。从对方着笔,寄予自己的无穷思念。③比方。把眉比作山峰,把腕比作美玉;无心梳妆如山峰“翠减”,容衰体瘦似美玉“香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心上人的青春靓丽和对自己的猛烈的思念之情。④叠词连用。“淡淡”摹阴沉之天色,“潇潇”状淅沥之雨声,“暮暮”“朝朝”写愁云苦雨持续时间之长。叠词的连用引读者身临其境,且烘托渲染了阴郁沉闷、迷漫伤感的气氛。(任选两种即可)
★(2)有人评价结处三句“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析其“不尽之意”。 答:
答案:这三句不是简洁地写景,它们无不关合着忧思,有利于更加充分表现作者对心上人的无尽思念。 ①既得萱草却仍不能解忧,反衬忧思满怀难排难解,极言相思之切。②“修竹”引自杜甫诗句,只见“修竹”而不见佳人,自然会睹物伤情。此处用典,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落寞之感和相思之情。③“芭蕉”更是加愁添恨之物,在孤独怅惘的相思之时,“数叶芭蕉”则令孤独、怅惘、相思更加浓烈。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南吕]金字经 宿邯郸驿 卢 挚①
梦中邯郸道②
,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③
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注】 ①卢挚:元代散曲家,本曲写于他再次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途中。②唐代沈既济《枕中记》写道:卢生在邯郸道邸舍遇到吕翁,吕翁给他一个瓷枕让他安睡,卢生在梦中历尽富贵荣华,醒来仆人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③山人:此处指隐士。
(1)结尾句“谁惊觉?晓霜侵鬓毛”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惊”字,惊醒,突然醒悟之意,作者突然醒悟荣华富贵不过是邯郸一梦,对自己为功名奔波劳碌进行了自嘲自讽。②“侵”字,侵占,白发侵占了鬓角,意为鬓角长满白发,自伤为功名奔波一生,到老才有所醒悟,却不能大彻大悟的冲突心情。
★(2)有人说:“古人于隐、仕之间常有冲突。”结合全曲,说说卢挚这样冲突的心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c9db3aa9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