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2022-05-06 08:09: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欢迎阅读!
晏殊,继承,发展,冯延巳
浅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晏殊 冯延已 艳情词 忧患意识 词境

论文摘要: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晏殊词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延巳词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词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词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汀两省)人。十四岁以神童人试、得皇帝宠爱,赐同进十出身。历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等职,晚年外放颖州、永兴为地方官。在宋代文人中。晏殊是一位幸运儿。一生基本上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晏殊的文学才能极高,有诗文集240集,惜L三失传。《宋史》本传说他,文章瞻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年笃学不倦。其词集名为《珠玉集》,共有136首词。欧阳修说,晏公小词最佳,诗次之,文又次之。”„魄段话说明,文学成就卜,晏殊是以词而闻名的。

晏殊阋继承了晚唐五代之风。清人郭唐在《灵芬馆词话》中将词分为四派,第一派是,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化间诸人是也。晏无献、欧阳永叔诸人继之。从题材上看,晏殊继承了晚唐五代词多写女性的作法,从体制上看,也与晚唐五代词人一样,以创作小令为主。但从总体上来看,对晏殊词影响最大的当推冯延巳。

冯延巳(1903-1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中主李景少时在庐山读书,他随侍左右,后为元帅府掌书记。李景作国君后,很受宠信,几度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后因用兵失败,屡遭攻击,被罢相,任为太子少傅。马令《南唐书》说他著乐章百余阙有词集《阳春集》,为北宋陈世修所辑。

陈世修说,(指冯氏)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择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叶梦得说,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至。数行之后案上已灿然矣,稍阑既罢,遣声伎曰汝曹呈艺已毕,吾亦欲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涛,率以为常。‟‟从地位身份、创作动机、创作环境来看,晏殊与冯延巳都有相似之处,这就使得他们的词带有很多的相似性。但由于个人的经历、性格、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又使他们的词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下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和阋的风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艳情词。晏殊、冯延巳的艳情词,同花间词一样,体现出香艳、纯情、纤美的风格,但由于作者高贵的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词巾又几乎都剔除了《饱间集》巾的淫鄙色彩,呈现出文雅的气度。冯延已的《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箪微凉,辗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霞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同样的写闺怨词,温庭筠侧重于描写思妇的外貌,如鬓云欲度香腮雪屑,薄、鬓云残韦庄多用记事笔法。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H别君时而冯延巳淡化了生活的细节和人物的容貌,侧重对景物的描写,触景人情。月明如练天如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使测显得优美、空灵而又雅致。另一首《鹊踏枝》,六曲栏于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乇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这首阋,同样侧霞于景物描写,笔法细腻、优美,游丝、落花、燕影、莺谱、杨柳、红杏、春风、微雨构成了一幅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画面。其中所蕴藏的情思令人寻味。

晏殊的艳情词也继承了冯延巳的风格温文尔雅,没有轻佻、鄙俗之语。刘熙载称,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如他的《清平乐》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栏杆。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首词同样是写闺怨,但丝毫没有柳永的直露。他所描写的景物是雅丽的,金风、梧桐叶、紫薇、朱槿、小窗、银屏、双燕。他的节奏又是平缓的,细细的金风,飒飒的梧桐叶,缓缓阿下的夕阳,轻轻飘落的残花。儿此种种,都给人一种慰贴、温柔的美感享受。而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两句,又以双燕归来。春光温煦来反衬人的孤独和冷落,极为含蓄,蕴藉。宋人张舜民《西墁录》有这样一个故事,柳永因作词得罪了仁宗皂帝,吏部不让他改官,柳永无奈,去拜见晏殊,晏殊问他,贤俊作曲子么,柳永回答,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只好退下。这只是流传广泛的一个故事。也可能跟史实不符,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晏殊对艳情词的态度。 相同的身份地位,深厚的文化修养,使得晏殊与冯延已存对待艳词的写作上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只不过晏殊词比冯延巳词显得更从容更大器。

忧患意识。冯延巳与晏殊的词可以说是一种酒席文化但难能町贵的是在写艳情的同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注入深广的忧患意识。王维国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叶嘉莹说,晏殊词情中有思

如冯延巳的《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霄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卜春山寒网面。过尽征鸿,慕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绡掩泪恩最遍。此词也是艳情词,但是,它在艳情当中又潜伏了一种对生命有限,好景不常的忧患意识。梅花本是无情之物,然而当寒风一起,花瓣洒落之时,它却也懂得依恋枝头而无限。词人对于季节的变化是敏感的,他虽然锦衣玉食,但在岁月的流逝中仍然感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空虚。有人把他的这种忧患意识跟当时的政治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宋兵压境,运口蹙在词中的投射,这样的理解虽然可通,但嫌太过狭窄。冯延巳写的不仅仅是当前的政治。他以高度敏锐的感受力,体味到了人生中潜伏的悲凉的一面。他的忧愁不仅仅是情场失恋的伤感,更非主要是政治上的失意,而正是在他高朋满座、歌吹喧天、踌躇满志时所潜生盛极必衰的敏感。一种人生须臾之无奈。

晏殊词同样带有这种忧患意识。如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通体都显得十分淡雅匀称,蕴藏着一种闲雅大方的风度,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怅惘,亭台如旧天气依旧。这暗示着去年乃至多年以来,他一直过着这样的享乐生活,而花开花落,燕去燕又来的风景。又再一次地提醒他岁月的变迁,就在似曾相识中。有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是感怀伊人的不见。还是慨叹时光的流逝,作者没有明说,只让读者从独徘徊中去体味。再如他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宴歌席奠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惜取眼前人。这也是一首艳情词,但作者在描写艳情生活之外,又抒发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感触,使读者从具体的怀人之情进一步扩展到了对整个人生在渐变中悄悄流逝的感伤。这就使晏殊的词境显得格外深厚和耐人寻味。

古典诗歌中,本不乏嗟老叹贫之声,但他们往往是由一些失意者所发出,晏殊与冯延巳同为达者。却发出了一种与身份不同的愁苦语这正显示了他们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所特


有的敏感,于圆满中体味不圆满。一方面,他们渴望这种享乐的圆满生活得以永存。另一方面,又恐惧这种生活无法永存,一个是恐惧生命不能永恒。另一个是恐惧不能预料的政治波,一旦仕途起风波,不仅这种享乐生活将化为乌有,甚至有性命之忧,这是他们作为达者共有的忧患意识。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冯延巳处于南唐国势日衰的末世,曾经因为用兵败、屡遭政敌攻击,被罢,,而晏殊却处于百年太平的北宋初期,作为宰相,一生恩宠不衰。所以,冯延巳的忧患意识比晏殊更为深刻。冯煦说,翁具才略,不能有所匡抹,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其优生念乱,意内而外,迹之唐五季之交,韩致尧之于诗,翁之于词,其义一也。这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冯延巳长期仕于南唐,南唐的盛衰必然关系到自己的命运,而且他在小朝廷内部的党争中屡屡受到攻击。仕途不顺,自然会把自己的复杂感情和忧患意识注入词中。如他的名作《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援红杏蕊。斗鸭栏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从表面意象来看,这是一首闺怨词。但词的开头对乍起的风波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欲其静丽无可奈何的心情,结尾在终日望君君不至的失望中,忽闻鹊声,究竟是有喜还是无喜,又留下疑虑。这种深沉、难耐而义狐疑不定的心情,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马令《南唐书·党与传》载,元宗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冯延已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之局,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日,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日,未如陛下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这段君臣之间的问答。除了相戏之外。难免没有言外之意。李王十卿何事似乎认为与延巳自身有关。

由于所处时代跟自身经历的不同,他们的词又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一面。可以说,冯延巳i司带有末世之音。而晏殊词带l二太平盛世的烙印。冯延巳的《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办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这首词写的是春景与春情,却笼罩着一种惨淡凄清气氛,虽然他也写到花前、笙歌、嬉戏的蝶燕。但结尾绿树青苔半夕阳却把这种春的气息掩盖了。他词的色彩往往用冷色调,使渊带有一种凄冷之美,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这种凄冷之美和他词中的忧患意识又很好地融为一体。同样带有忧患意识和伤感情者的晏殊词,却是另一番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如《长生乐》,玉,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灭。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福寿来添。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浓烟。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觥船。人尽祝,富贵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着解神仙。他止是在这升平气象中感叹年华之流逝,在这种圆满之中体味着人生的不圆满。可以说。他的词是冯延巳词的继承和延伸,同时也带有明显的时代和个人的特征,对北宋词人有较大的影响。跟欧阳修一起,形成了晏欧词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a19b49336c1eb91a375dd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