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若方_至真至善——记方敬先生

2023-02-20 11:0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儒若方_至真至善——记方敬先生》,欢迎阅读!
大儒,先生,方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儒若方 至真至善——记方敬先生

作者:行斋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2012年第12

先生1930年生于沪上,祖籍江苏赣榆。少时投身革命,解放前夕参与党内在上海的地下工作,老党员。解放后曾为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校长,上海成人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科学院院士,中国学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理事。

先生幼时即好学,学业之余酷爱传统书画。恰逢朵云轩位于居家与学堂之间,每日求学路上,必入朵云观读。彼时之朵云轩,非今日可比,名儒荟萃,真迹琳琅,无赝品劣迹之充斥伤眼耳。如此流连忘返,成为日课。

机缘所致,先生先后入黄保钺、沈尹默诸先生门下,研习书法之道。是时尹黙老在寓中授课,因眼疾,一两米外无法详细分辨诸人。每于课后,尹黙老常与诸学语:今日课罢,各自请回,方敬留下。诸学去后,便于先生语:知你总有疑问,说吧。先生好学,由此可见一斑。七十年代初期,尹黙老受文革迫害而离世,诸多友人学生因惧时就宜而避,先生则泰然而出,秉承弟子之道,帮助褚保权先生一起为尹黙老安排后事。

与先生结缘,源自1978年。因先生先父生于江苏赣榆家乡,后为国民政府从事文职工作,崇尚教育救国救人,呕心沥血泽披后世。因热爱家乡和新中国建设,不愿背井离乡而去台湾。文革中受迫害,听从先生之言,回归故乡避难。未料受害更剧,可惜一代名儒,精通教育,擅长十几国语言,却被整得白日挑粪夜晚挂牌低头任人欺辱,直至迫害致残致死,时代之悲剧也,中华民族之悲剧也。先生以为先父之所以受此迫害源于自己安排其回乡故,念念不忘己过,便与七十年代中叶搭车北上,辗转步行十余小时而抵祖籍。一为扫墓,二为完成先父教育救民之遗业。

此后,先生每年必归乡里,聚集好学者,授意学习方法并从经济上倾力资助。每每讲学回沪之前,或路过或绕道,必回乡里,讲学所得之资,尽皆付与家乡贫困学子。并与八十年代初,以3万元资成立奖学基金会,是资在当时堪称不小数目。余曾粗略计算,数年来先生用于家乡教育所花费不下于200万。家乡最初一片荒芜,无人肯入学求学,先生初时所志,计划通过多年努力,鼎立支持家乡故村出十个大学生,当可了却心愿,如今已逾百人,先生却仍然继续着自己对家乡子弟的关爱和支持。每每遥念满头白发八三高龄的先生,欲思凝噎。 先生生性豪迈,意志坚强,苦中作乐。先生曾于退休之际在友人家中因所坐藤椅年旧而摔下,导致右腿全方位粉碎性骨折,后经手术,整条腿骨换成人造骨。友人非常内疚。先生笑曰:摔在上海,不在外地,救援医疗都好,此一幸也;摔在家中,不在路上,此二幸也;摔得时候你们都在场,相比我一个人悄悄的摔,此三幸也。人生有三幸,尚有何求!况且一生东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南北跑得太多,上天总要惩罚,谁让我这么能折腾!先生宽慰他人,安定现状,坦然自若之事比比皆是。

先生善于鼓励,视学生如己出,每每学生有所进,高兴之情胜过学生。记得一次晚上不远百里来看我,师徒边饮边谈习书之事,醉而卧。夜半先生起身如厕,路过画案见我一张小画,欣喜之余喊我起床:如此几笔,太让我满意,足以再饮!于是,重新入座,再谈艺事。先生潜心于研究对学生教学过程中方法的正确性和实际操作性,书法有法,往往事半功倍。曾示余一临作,为从学月余孩童,其精确度让人震惊。先生谓:以前教你用几年解决的问题,现在月余可解。令人钦佩先生教学之态度。但先生教人,历以正道为途,从不愿为后辈之不良而惘开。先生之父村同辈,有子欺老,与父亲争吵而动手伤之,被派出所临时扣留。其父亲事后惜子,知先生与派出所所长有交,便告知先生并请周旋以期担保。先生致电所长:如此不孝,能否多关几日让其反省?

先生深思熟虑,目光长远。其七八十年代成稿的《成人教育思辨》一书对于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诸多事实分析的非常精确,诸多观点至少提前三十年。在文革中,先生即暗中尽力安排受迫害者子弟和没有机会学习的孩子从学,篆刻名宿吴子健即为其中之一。除了文学、计算、体育艺术外,并加习外文,认为文革过后社会发展肯定必须。社会的发展,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先生书法,以颜真卿为基,加以魏碑笔意出之,大气象之中不乏俊秀,暗含书卷清华。退休之后,更是临池不辍,临前必有所思,临后必有所悟。创作之时,英气勃发,左手杯酒,右手捉笔,急下慢行从容而收,每每人书具醉,字里行间以及墨色控制却是丝毫不爽。先生教学,从不许盲目多练,十分重视方法,重视对古帖的分析和身体诸因素的结合,诸多书法学教学心得,观先生《书法教学集思》可也。

退休之后,先生于父村故土自筹建造景清书院,以期著书研艺,引带家乡子弟。大凡好学,人品端正者,皆可同而习之。景清书院,笑声常常无俗音,谈论每每皆雅事。其周围翠竹林立,门口曾置五柳,后成活者四,棵棵风华正茂。余曾笑对先生曰:效仿五柳先生者众,今先生可谓四柳先生矣。

先生斋号雅称知一,余思意为世间之学问庞大,能知其百分之一不易也,然此一,不可一知半解,当持之以恒深入精髓。不知然否。

先生不许弟子友人为其令名立文,故此文未请先生过目,更未禀先生。先生自谓并非名家,余以为,学者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74035f7cd184254b3535b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