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透视依法治国的三重维度》,欢迎阅读!
透视依法治国的三重维度
作者:张玉晶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2期
张玉晶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依法治国的号角,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将法治上升到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有三重维度可以透视:
一、依法治国的历史之维。子弹在枪膛里走过的那段轨迹,决定了射击的方向。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有神治、人治、德治、法治。这些方式以各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作为参考,有的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的却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神治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是“有全知全能的神吗?神如何被我们所感知?”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捷的今天,神治的土壤已经不在。人治最大的难题是“人无完人”,既然人无完人,人治就难免犯错误。唐朝的贞观之治,可谓盛极一时,但唐后期却发生了安史之乱。人治的主体变了,人治主体的注意力变了,所带来的必将是整个国家治国理政的方针和政策的改变,甚至导致政局的不稳定。德治最大的难题是“无强制性”,违反了道德无执行程序,错批了道德无救济程序,无救济即无权利。因此当历史走入今天,仅靠德治手段已经行不通了。而法治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普遍采用的治国理政方式。法治与上述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首先,法治具有权威性。它能够保证政权交替、政策变革都在既定的秩序下进行,能够保持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路线和执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其次,法治具有强制性。宪法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能够克服神治、人治、德治等社会规范体系的局限性。因此,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古今中外历史执政经验后所作出的正确抉择。
二、依法治国的现实之维。“你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恰恰印证了今日之中国法治之必须。现今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矛盾多发期。重大改革需要于法有据,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需要法治来保驾护航;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等需要法治规范,发展成果的共享需要法治来实现公平正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化解需要法治来合理分配权利和义务。但是,法治的实现不是我们需要它时它就在那里,法治的实现需要我们的社会保有这样一种姿态——稳态社会。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稳态社会到解构社会再到稳态社会的循环过程。解构社会的典型特征是问题和矛盾不可调和,人们漠视法律甚至鄙视法律,崇尚采取暴力对抗的方式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法治在解构社会是行不通的。稳态社会则不然,稳态社会中,虽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但是这些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尖锐和白热化到阶级对抗的地步,人们主观上愿意甚至正在努力寻求在不使用暴力和武力的情况下,通过大家都能同意和接受的规则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这就为法治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法治具有普适性,不分年龄、种族、性别、职级,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法律上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我的行为。”因此,法治能够凝聚起共识和力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
三、依法治国的法治之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含义,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今天我们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说,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良法。良法的认定有价值和程序两个标准。从价值标准上来判断,必须是正义之法,即要符合人们对事物普遍的合乎理想的认识,反人道主义的法律以及可能导致公权力侵犯基本人权
(生命权、平等权、自由权等)的法律都非正义之法;从程序标准上来判断,良法必须坚持正当、合理的立法原则,立法活动必须公开、民主,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特别是听取可能因此项立法而蒙受损失的人的意见。二是善治。善治应当兼具法治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法治的工具理性即指通过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来实现某个具体的目的;法治的价值理性即指厉行法治要遵循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治国理政的各项考量当中首先要考虑增进人民福祉。三是权威。依法治国就要认识到法是最高的统治,一切都应由法说了算,法是执法者的唯一上司。在我国,宪法是由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的,具有最广泛的民意基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等,是党的执政理念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最广泛的民意基础、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党的执政理念的最高体现决定了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综上,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对传统法治观念的深化和发展。
透视依法治国的三重维度,依法治国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具有理论上的必然性和实践上的应然性,是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李文
工作动态
服务群众实现常态化
周百万 沈岩
梅河口市委采取党组织一线对接、领导干部一线负责、党员干部一线落实的方式,城区以“三帮五助”、乡镇以“四心”为抓手,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常态化。
“三帮五助”共建幸福社区常态化。按照“工作在单位、奉献在社区、服务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模式,在全市深入开展了“三帮五助”活动。“三帮”即帮社区拓展服务功能、帮社区争取政策扶持、帮社区破解发展难题。全市90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的5400 名在职党员按照“社区所需、居民所急、自己所能”的原则,与共建社区完成集中对接、岗位认领,签订《共建承诺书》。“五助”即围绕传播文化助素质提升、化解矛盾助平安和谐、亲情帮办助敬老辅幼、热心向善助帮贫扶困、献计出力助“四城联创”等内容开展服务群众活动。
“四心”活动助建美丽乡村常态化。按照“支部包支部,党员联系农户”的模式,市直单位党组织及党员,乡镇街党(工)委组织隶属党组织及党员,采取“党委把关定向,站所干部入村”的形式服务群众。开展“连心”活动,通过建立“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帮助村党支部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百千万工程”建立经济体68 个,组织涉农惠农知识技术培训50 余场,培养农村通27 人,建立合作社60家。村党支部组织农户入社经营,市农技协无偿提供无息贷款、技术、种源及销售服务,村集体按20%提留,村党组织造血功能明显提高。开展“凝心”活动,帮助村党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亲民为民政策,落实帮办代理服务,组织党员设岗定责,建立村民事务帮办代理服务“一卡清”服务机制,整合21 个部门、54 个服务项目以及2600 名代办服务工作人员信息,制作手册下发到全市农户。建立市镇村三级组织齐抓共管机制,形成了乡镇党委书记牵头总抓,党委副书记全面落实,科级领导包片管理,站办所指导活动,村干部收集民情、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值班干部实施代办服务,市直主管部门督促调度,联合检查组随机抽查通报的工作格局。开展“暖心”活动,通过组织党组织共建、党员干部结对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组织全市市直党组织、乡镇机关支部及1490 名股级以上党员干部与303 个村的村民结对交朋友,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舒心”活动,围绕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十星级文明户、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最美家庭和标兵村建设
等评选,弘扬传统美德。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评选30 余次,选树身边典型5 人,并在全市作了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姜永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51c03b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