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佛禅书画与美学的关系》,欢迎阅读!
论中国佛禅书画与美学的关系
作者:李旭华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7期
中国书画是多门类、多学科的集大成者。除了儒家、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书画有重要影响外,佛教禅宗美学也对中国书画艺术创作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佛禅信徒的只言片语、艺术实践中归纳出佛教禅宗美学的相关论点。佛教禅宗崇尚精神追求,其崇高的境界、透彻的觉悟,都被视为玄妙学问,大智大慧。佛教看待世间万物,其方式是悟,如苦行、戒律、禁欲、禅定等,讲求修练和自悟。
中国书画艺术的践行者们受佛禅感悟的影响,在对万物的体察和研究中“悟”出了书画美学的玄机,他们信佛体事,参禅悟理。将对自然、社会、人生、世事的感悟运用于书画创作中,使笔下之作蕴含佛禅思想的玄机妙理。历史上很多书画大家是高僧,他们以佛禅的思维方式研究书法,以苦行僧的精神习练书画;还有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书画家与禅僧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像苏轼与佛印等,并在禅学上有很精深的研究。
虞世南《笔髓论》中说:“机玄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心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御”。其“必须心悟”、“澄心运思”、“神应思彻”所强调的按佛禅的要求在苦练中自悟书理;怀素是佛门中人,他的大草书法从禅悟中求得新貌;晚唐僧人書法大家释亚栖基于自己的顿悟,总结出一个重要规律“凡书画则变通”。“通”即通晓、彻悟,只要通晓、彻悟了书法的玄机,就能变出属干自己的书体来。其“若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的论述。正是禅悟的结晶,一语道破自悟通变,创新自立的玄妙。苏轼通晓佛理,与名僧佛印过从甚密,连其身处困境中的诗书佳作《黄州寒食诗帖》也同样散发出佛家禅境的玄机之气。佛禅思想对苏轼的文艺创作影响可以从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中看出,黄庭坚说:“苏轼的诗、书、画、文俱有脱尽风俗的禅意”;黄庭坚本人也笃信佛禅之学,自言“是僧有发,似俗无空,非梦中梦,见身外身”,难怪他的草书脱尽唐法,尽显宋意。不仅宋代的许多书画家作品中渗透着佛禅思想,就连一些艺术观点也是在佛禅的影响下形成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宋尚何“意”?说到底是尚禅意:即借书画来表达他们对世事万物的别样感悟,让心灵进入幽深、清远的境界。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是禅宗居士,名其书斋为“画禅室”。他创作书画喜用淡墨,章法安排力求简约疏朗,这分明在追求一种清淡绝俗的禅境。
清代石涛、八大山人,无心求媚以迎合时俗,笔下的画有荒寂、虚空的禅境,书法作品简疏清新,透出清寂的禅意。至今,禅意书画仍为一些书画家所继承。他们在佛禅感悟的启发下,创作了大量深具艺术感染力的书画佳侣;还有一些清高脱俗的文人墨客也从佛禅感悟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求自我满足的意境。由于佛禅感悟的影响,书画家的的艺术创作在上升到最高境界时,并非以书画作品本身来寄托心志,抒发感情,而是寻求对宇宙自然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faeaee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