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八目浅悟》,欢迎阅读!
《大学》八目浅悟
格物致知“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楞严经》借佛经讲《大学》。佛经讲的是他心通,《大学》讲的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同样可以格人知人。格物(物有本末,事有始终)致知(知其先后,则近道矣)抗日战争时,有一个团长带领部队活动时,经过一个村庄,在一村口发现一坨大的新鲜马粪,马上判断周围有日军的精锐部队活动,通过派侦察兵侦察,果然应证他的判断。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村庄穷,养不起大牲口马匹,拉不了那么大的马粪,只有大的军马才能有那么大的马粪,从马粪新鲜度上判断,军马应该过去不久,那么军队就应该在附近。格物致知的功夫,决定着一个人的能力。诸葛亮在卧龙岗,未出山就能预算三分天下,这也是格物致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格物致知而已。出门看天气,入门察人意。格物致知,决定着你下一步做的对不对。格物致知,通俗来讲:观察,思考。事物本不孤立,互不关联的东西,有大道决定着。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就是中药上,轻者载药上行,重者引药下坠。中空者治骨,诸子皆降,诸叶疏发。色白者入气分,色红者入血分。种种皆有道。医生的诊断,其实也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在生活中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每个行业中的精英,都是对本行业信息格物致知的功夫高,然后做出止于至善的行为。
诚意、正心。如果说格物、致知决定着个人的能力,那么诚意、正心就决定着个人的成就高度。诚意,意,指念头,起心动念进入专诚。一个马马虎虎散漫学习的人,不可能对所学习的能有深刻体会。信解行证,决定着人有没有切实得到学习的东西。而信的先决条件是:诚。所以才有讲:诚信。信都不没有信,又何来诚?不信,就不会去理解它,在行动上尝试它,最后证它。诚则有恒,没有诚,别说是进步,植物上频繁的变动地方,活都活不了。《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气候频变,少了诚恒之道,也是活不了的。所以天气骤寒骤热,老人就多犯病。诚,有一时的,也有长期的。小孩子观察事物,会一时的专心致志。
但要对某事物彻底了解,有时候需要长期的诚。李四光小孩子时与伙伴捉迷藏,奇怪一块与众不同的大石头,到了美国留学回家乡后,还研究那块石头,终于发现了秦岭的冰川活动。这一个诚,几十年而已。一个书法家,对于书法,也是几十年如一日,才能有点点成就。这不是有什么捷径,诚则灵,诚则有高度。当然,别人看他好像也是和你一样差不多的生活。但是你不知道,他就是与你坐在一起喝茶,心里还在琢磨着。所以有时候看学霸,好像也没有下多少功夫。以为人的天赋异禀。其实,诚就是天赋异禀。诚则能正心。正心,就是心在。当人有所愤怒的时候,心在愤怒中,有时候就与他讲不了道理。心在喜乐中,就体会不到别人的苦恼忧愁。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是一直都在的,只是在什么地方。心在愤怒,则失理智,心在喜乐,则失慈悲。而调心之功夫,则在诚意。人要做到没有偏失,才能有成就高度。所以诚意、正心,决定着人的成就高度。
修身齐家“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本要经历道德“内修”与“外推”实践两部分进程。修身,修,指矫正不好的,增益好的;古人讲身,并不是我们现在指身体,他们讲修身的“身”包括了三个方面:心、言、行。修身就是矫正不好的增益好的心、言、行。(思想、言语、行为)内修心,外推言行。修身是承接上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修心)。用言行外推达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内王外圣的承点。一个人的言行,是由心统治的。心中龌龊的人,就算说了光明正大的话,也做不出光明正大的事。违心的话,为了欺骗他人达到目的,有时候满口仁义道德,肚子里男盗女娼,还是会有的。当利益与他内心抵触,做就做不了了。所以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天道无亲,常与善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内修与外推是息息相关的。内修外推与所得也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本末因果关系。有时候,要想得到质变,必须反思量变。量变引发质变,是在一个度的问题。《大学》讲“止于至善”,就是讲度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自己家庭的一份子,自己的言行,自然也影响着家人。父母正,则子女正。网络上讲娶媳妇看看丈母娘,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cc101f04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