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践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践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李晓
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的观点,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科学的观点、事实的角度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具有光明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应用了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走向了成功。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要坚持和发扬实践论的观点,继续指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理论源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l、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成熟的认识,再加上当时党内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估计过于乐观,开始在国家建设上大面积借鉴和照搬苏联模式,过早的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探索,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从1953年开始,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用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在实际操作中,只用了一个五年计划,于1956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宣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小平同志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在全党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次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造了思想条件。
3、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从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历经了照搬苏联模式,反思苏联模式,错误估计形势走上极“左”路线到拨乱反正,重新走上立足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四个阶段,生动体现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所以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导中国和平建设走上正确道路的理论,必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得出。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也没有例外。
二、理论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 l、党的十三大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大会确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理论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国前进的道路。
2、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之所以取得,是因为将正确理论应用于实践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对比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末二十来年国家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这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这种正确理论的伟大实践。
三、实践检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l、总结过去,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的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从此,我们党又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结束了1976年1 0月以来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重新步入了正轨。1982年9月1日,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立足现实,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国以后,经过第一个五年,我们国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是沒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的直接过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思想领域封建主义落后遗产厚重,物质方面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稀少。所以要在中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在这个阶段,我国要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进行大力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实践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充实完善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提出: “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它定位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人民的利益做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实践永无止境,认识永无止境。只要全党同志永远坚持实践这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定会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 《实践论》,1937.
[2]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a756f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