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编导职业调查报告

2022-07-14 14:36:3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广播电视编导职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编导,调查报告,中国,广播电视,职业


传媒从业从业生态不仅影响从业者生存与发展,影响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会对舆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广电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广电从业者作为广电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广电业的政治经济双重效益的发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广电从业的生存状态和从业环境现状,研究者在20098月至11月期间,通过网络向新闻从业人员发送回收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回广电从业者的有效调查问卷107份,问卷来源于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受访广电从业者中从事电视工作的占86%,广播工作的占14%从业者年轻化明显,39岁以下从业者超过九成。学习结构层次较高,八成以上从业者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习。受访者身份呈现多样化趋势,近七成从业者属于编外用工。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广电从业者的从业生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灰色化”倾向。通过与报业从业者生态状况进行对比还发现,广电从业从业生态在一些方面比报业更迫切需要进行修复和治理。

职业稳定性情况

职业年龄偏低,12从业者占到三分之一。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下的从业者占到83%其中12年的占33%35年的占23%610年的占27%。其余11年以上的仅占17%别为1115年占12%16年以上占5%。与报纸相比,广电从业者的职龄相对较短。其中从业年限12年的广电从业者比报业高出10个百分点,610从业者的比例比报业低了8个百分点。

职业变动频率较高,近四成从业者换过单位。其中,在23工作过的占34%45家的占4%5家以上的占1%。只在一家单位工作过的从业者占61%与报业相比,广电从业者更换单位频率相对较低,其中只在一家单位工作过的人员比例比报业高出18个百分点。不过这也与广电从业者职龄较低的人员比例高有关。

职业稳定性不高,但裁员频率低于报业。经常和较常裁员的分别占到7%9%,而从不和较少裁员的分别为14%39%。其余31%为偶尔裁员。其中经常和较常裁员的比例报业高于广电,比广电高出6个百分点。

工作稳定性评价总体一般。认为很不稳定和不稳定与认为很稳定和稳定的均占到33%分别均为8%25%。其余34%的人认为一般。

超过一成从业者有过被单位裁员而失业的经历。其中,有过12次的为12%,有过多次的为零。其余88%的广电从业者没有被单位裁员的经历。广电从业者遭遇裁员而失业的比例率比报业低7个百分点,裁员频率低于报业。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人的五大需求之一,工作位保障是安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现在一些广电传媒单位从降低用人成本、少用人包袱等角度出发,往往习惯较为频繁随意地裁员减人。如2009年,有关广电从业员下岗、转会、被炒的新闻就接连不断,有的主持人“下课”后开始“不知道要怎么打算”并称“我们被踢来踢去,可能失去做主持的自信”。一些广电媒体在行业竞争激烈、长期亏损的情况下也开始大规模裁员,如香港亚视200811月裁员63人后,2009年初再次宣布一次性裁员207,人裁员规模达1/3;香港无线在200812月裁减212名员工后又宣布再减约50名员工。类似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仅会给从业人员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而且会给频繁裁员的媒体带来声誉和经济上的损失,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职业满意度情况

广电从业者职业满意度较低,超过四成从业者对目前职业不满意和很不满意。两者分别30%11%而认为满意和很满意的只有22%分别占20%2%其余37%从业者对职业满意度评价为一般。对目前职业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员比例高出报社11个百分点。广电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从业者的职业满意度明显低于报业,这可能与广电从业者的心理期待较高有关。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广电从业者对记者社会地位评价中等偏高。认为记者社会地位很高和较高的占27%,分别为26%1%,而认为很低和较低的占17%,分别为11%6%。其余56%的认为一般。与报业相比,认为记者社会地位很高和较高的人员比例比报业高出4个百分点,而认为很低和较低的人员比例与报业基本相近。对记者社会地位评价,广电从业者略高于报业。

近八成广电从业者认为工作压力较大、很大。其中认为很大的占44%,较大的占35%而认为较小和很小的只有1%。认为很大的人员比例比报业高出5个百分点,但认为较大的人员比例比报业低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广电从业者对工作压力评价指数与报业差异不大。 收入低、人际关系复杂与工作不稳定是从业人员三大主要压力来源。三者分别为37%28%15%,占80%。其余认为“自我能力不足,力不从心”和“其他”的仅占两成,分别为7%13%。与报业相比认为“收入低,生活压力大”与“人际关系复杂,内部竞争压力大”的人员比例高于报业,分别高出43个百分点,而认为“工作不稳定,职业发展压力大”的人员比例低于报业9个百分点。

超过五成广电从业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其中,收入15003000的占39%1500以下的占13%而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仅占22%8000以上的占8%50008000的占13%其余月收入在30005000的占27%经过加权平均后,人均月收入为3674元,低于报业3840的收入水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受访的广电从业者中12年的新从业者比例较高有关。

超过一半从业者对当前收入不满意或很不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33%21%而认为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仅占13%,分别为11%2%。其余33%的认为一般。认为很不满意的人数比报业高出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广电从业者对收入满意度略低于报业。 工作自主性评价较低。超过四成从业者认为当前工作者自主性程度较低和很低,而认为较高和很高的不足两成。其中认为较低和很低的分别为28%16%认为较高和很高的分别为15%1%其余40%从业者认为一般。广电从业者对工作自主性评价与报业相差不大,总体略低与报业。

近八成广电从业者认为当前新闻工作的竞争程度为很高和较高。两者分别为35%39%而认为很低和较低的只有5%,分别为4%1%。其余21%从业者认为一般。认为很高和较高的人员比例比报业低8个百分点。广电从业人员对新闻工作竞争程度的评价总体低于报业。

超过七成广电从业者对自己身心状态的评价是比较疲惫和很疲惫。两者分别占44%30%。而感到比较有活力和充满活力的分别只有7%2%。其余17%的感到一般。身心疲惫指数与报业基本接近。

近六成广电从业者较常和经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两者分别占25%33%。而较少和从不担心的分别仅为2%0。其余40%从业者为偶尔担心。经常和较常为自己健康状况担心的广电从业者人数比报业少4个百分点,而较少和从不为自己健康状况担心的人数同样也比报业少4个百分点。广电从业者对自己健康状况担心程度总体低于报业。 职业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会一直在新闻业干到退休的人员比例只有13%这一点与报业相同。而持大约再干若干年、目前还没拿好主意态度与不知道或没想过的人员比例分别占到44%36%7%

职业忠诚度偏低,七成以上从业者愿意改行。71%的广电从业者表示如果有机会转换工作会考虑改行,比报业高出9个百分点。明确表示不会和待考虑的分别占11%18%。总体来看,广电从业者职业忠诚度低于报业。 新闻工作表面看似一个光彩夺目的职业,实质却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职业。激烈的职业竞争与稳定感缺失,就连一些知名主持人也深有体会。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2009年的记者节上就感叹,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现在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工作紧张、压力大、休息不好、饮食没有规律等原因,“许多新闻记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精神紧张、失眠、胃溃疡、胆囊炎、代谢系统疾病等成了这个行业的主要职业病”

在职业竞争的重压下,一些记者、主持人,有的患有严重疾病,长期带病工作,有的甚至英年早逝。比较典型的事件是20098月,浙江卫视年仅28岁当红新闻女主播梁薇在出差上海期间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在上海病逝。类似的还有“汪涵病到不能讲话,无奈停录《天天向上》”等报道。这使人不由感叹他们光鲜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磨砺与艰辛。

职业保障情况

超时工作现象严重,近八成从业者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810小时的49%1012小时的占19%12小时以上的占7%而每天工作8小时以内只有25%工作8小时以内的人员比报业少4个百分点,而在810小时的比报业高出14个百分点。超时工作程度广电总体高于报业。

超过三成广电从业者基本不能或不能享受到双休权利。两者分别占17%14%。完全能和基本能享受到双休的分别为7%25%。其余37%从业者只是有时能享受。与报业相比,广电从业者完全能或基本能享受双休的人员比例比报业低18个百分点,而不能和基本不能享受的比报业高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广电从业人员享受双休权利的程度明显低于报业。

35%的广电从业者基本不能和不能享受到国庆、五一、春节等法定节假日。两者分别占25%10%。完全能和基本能享受的分别占13%25%。其余27%从业者只是有时能享受。与报业相比,广电从业者完全能和基本能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人员比例比报业低12个百分点,而基本不能和不能享受的人员比例比报业高1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广电从业者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的程度明显低于报业。

享受带薪休假权利比例较低。45%广电从业者从没享受过带薪休假权利,而全部能享受的只有19%。其余36%从业者只能部分享受。享受带薪休假权利情况广电从业者与报业相差不大,但总体略低于报业。

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尽如人意。虽然85%的广电从业者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仍有15%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高于报业,比报业高出10个百分点。这说明广电行业用人比报业更趋规范

近三成从业者所在单位没有为其上缴“三险一金”72%的广电从业者所供职的单位为其上缴了“三险一金”,但也有28%的没有上缴。“三险一金”上缴率比报业高出10个百分点。广电从业者法定福利保障水平明显高于报业。

采访设备配备水平明显高于报业。52%的广电从业者所在单位为其配备了相机或DV机,而报业的配备率只有11%。其余配备录音笔、笔记本电脑和汽车的人员比例分别为16%5%15%。什么都没配备的只有12%,而报业什么都没配备的高达58%。广电从业者采访设备配备程度远高于报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采访技术需要和新闻生产的方式不同。 记者证申领率较低,超过四成从业者属于“无证驾驶”58%的广电从业者所在单位为其申领了记者证,但没有申领的高达42%。记者证申领率比报业低13个百分点。

职业安全情况

57%的广电从业者在采访中遭遇过辱骂、诋毁,比报业高出6个百分点。其余,自己没有遭遇过,但同事遭遇过的占34%自己和同事都没有遭遇过仅为9%广电从业者在采访中遭遇过辱骂、诋毁的频率总体高于报业。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60%的广电从业者经常或偶尔在工作中受到过恐吓、威胁。其中经常遭受的占6%,偶尔54%,两者比报业低6个百分点。而没有遭遇过恐吓、威胁的只有40%,比报业高出6百分点。遭受恐吓、威胁的频率广电从业者低于报业。

34%的广电从业者在工作中遭受过人身攻击。自己没有遭受过,但同事遭受过占51%而自己和同事都没有遭受过的只有15%工作中遭受过人身攻击的频率广电从业者略高于报业。

11%的广电从业者因为工作遇到过法律纠纷,但遭受比例远低于报业32%的水平。其余,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同事经历过的占62%比报业高7%自己和同事都没有经历过的占27%比报业高14%。因为工作遇到过法律纠纷的程度广电从业者远低于报业。

20%的广电从业者因遇到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在工作中遭受过意外伤害。没有遭遇过的占56%,自己没有遭遇过但同事遭遇过的占24%。在工作中遭受过意外伤害的比例,广电从业者比报业低9个百分点。

46%的广电从业者认为记者最需要法律支持。20%的认为需要政府保护。认为需要意外伤害保障体系和专业培养的分别占到17%10%。其余7%的选择其他途径。

广电从业者的职业安全状况用“堪忧”来说一点也不算过分。由于广电报道视听兼备、图文并茂、现场感强、感染力强、实证性强等特点,使得广电舆论监督的效果较其他媒体更为有力,这也导致了一些黑恶势力对进行舆论监督的广电从业者进行报复阻挠力度的加大和手段更为残酷。此类事件每年都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公开见报的记者被打事件就30余起。

然而,对于记者屡屡被打事件,目前还只能靠呼吁加强保护来降低记者被打的风险,关学者出于无奈甚至建议记者采访时要带上防身物品来加强自我保护。如著名法律学者贺卫方就认为:“有些地方权势无所顾忌,所以一些敢言的媒体在采访遭遇危险时也处于弱势”为此他建议,“记者以后外出采访时随身携带防身物品,必要时反击自卫”

对当前媒介从业生态的意见看法

广电从业者认为影响媒介从业者三大主要因素依次为单位内部制度宏观体制与单位自我发展压力。三者分别占19%17%15%。其余选择上级管理部门、内部企业文化社会化意识、广告公关等外部压力和其他的分别占14%12%8%6%1%

52%的广电从业者认为当前从业生态对舆论导向有负面影响。认为没有影响和有正面影响的分别占22%26%

对于“您对改变记者从业生态有何建议?”的问题有近一半的受访广电行业人员提供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具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呼吁加强新闻立法,保障记者权益。其次,呼吁加强宏观体制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完善媒体内部管理制度改善不合理的宏观微观制度。第三,建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收入与保障,增强归属感。第四,建议加强职业监管,提高职业门槛,加强行业自律,实行采编与经营分开。第五,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记者的保护,提供更多支持,希望社会对记者给予更多关爱理解。此外,还有一些持无奈、自嘲与调侃态度。认为“感觉新闻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和理想相去甚远”,认为“有建议也没用,解决不了”,调侃“记者有风险,入行须谨慎”等。

调查结果中有关数据来看,广电从业者虽然存在年轻化程度、学习结构层次、采访设备配备水平较高,以及因为工作遇到过法律纠纷比例低于报业等优点,但是,也存在诸如从业者职业年龄偏低,职业变动频率较高,职业稳定性、满意度较低,工作压力较大、人际关系复杂,收入满意度低、工作自主性评价较低,职业倦怠指数高、健康状况堪忧,职业忠诚度偏低、劳动保障水平低,采访中遭遇过辱骂、恐吓、人身攻击与意外伤害的比例较高等众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多不利因素。这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灰色化”从业生态,需要从国家宏观体制、企业用人制度社会人文环境的方面进行修复和治理,以便构建更加健康绿色的广电从业生态,更好地发挥广电从业人员的能动性、创造性与建设性,为做大做强广电产业,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a261c2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