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欢迎阅读!
浅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作者:奎亚波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奎亚波(1977—),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
奎亚波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个体心理学理论促成了精神分析向注重社会和群体因素的转变,可以说,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朝着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第一个心理学理论体系。本文评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自卑与寻求优越、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的观点。
关键词: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格
中图分类号:B8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139—02
一、引言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尽管他被一些人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但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极不相同。除了他们都相信个体人格在6岁之前就形成以外,其他每个方面都是不同的。阿德勒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即他不能想象人能够在脱离其社会关系的情况下生存。在这一点上,阿德勒的观点同W.James、M.Baldwin、G.H.Mead、C.H.Cooley等这些社会理论家的观点很相似。因此,可以说阿德勒是精神分析运动中第一个带有社会心理学烙印的人物。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自卑、补偿与寻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人一出生就存在自卑感,人的自卑感来源于幼儿时的无力、无知、无能,要依赖于更强大的成人与环境,这种感觉标志着我们的一生都要为克服自卑而抗争,超过自己和他人,形成补偿或过度补偿。通过补偿作用,人反其道而行之,追求优越的目标,将以前的缺陷转变为优势,使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某种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补偿往往是超额的,即不仅抵偿了缺陷,还发展为优点,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抗争就是寻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统一的人格以及他的整个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方向性,都指向寻求优越这个目标,优越包含了个人更完整完全的发展及个人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阿德勒在描述人的动机时观点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根据性和攻击来描述人的动机,而阿德勒则认为寻求优越才是人生的推动力。简单地说,阿德勒认为,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建立一种优越感来克服生活中的障碍,从而克服我们的自卑感,如他自己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自卑,成为有优越感的成功的人。
(二)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
阿德勒的人性观认为,人的行为有目的性,并不是由潜意识决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生活目标组成一个整体,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人们的未来远比过去重要。并且,人们都有一个总的生活目标,就是追求优越。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父母性格等不同,因此,人们在克服自卑、达到目标的方式上各不相同,这种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就称“生活风格”。
阿德勒认为观察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就可以了解其心理发展的情况,了解其如何适应生活中的困扰和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他还提出生活风格可以通过观察个体如何处理职业、社会和爱情三个相关问题来了解。职业选择被看作是一个人生活风格的一种表现方式。生活风格还表现为个体如何对待朋友、熟人以及爱情。阿德勒还突出强调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独特的生活风格;还认为生活风格取决于社会兴趣和活动度两个维度,并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1.支配型;2.索取型;3.回避型;4.社会有用型。
(三)社会兴趣
阿德勒在后期提出了他的人格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社会兴趣,以此来弥补他前期理论的不足。这个术语表示了个体对人类群体的归属意识。社会兴趣的含义很广泛,包括合作、互助、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热爱、同情等。中心意思是,人是群体的一员,是社会的一分子,对社会和群体的事业负有责任。人有义务帮助社会达到完善社会的目标。他认为社会兴趣的本质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是不断发展的,是指向他人的。
阿德勒还认为,发展社会兴趣是个体自然缺陷的真正补偿。在阿德勒的理论中,社会兴趣可以看作是成功适应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具有很少的社会兴趣,那么这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于贬低他人,而且缺乏建设性的目标,这个人就更容易产生自卑感、精神错乱、孤独和犯罪。
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阿德勒的人格观是广泛而开放的,他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了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阿德勒对个体和社会的强调与弗洛伊德把生物学需要作为人格理论基础形成了直接的对比。他认为个体为完美或卓越而作努力,是因为这与个体的社会属性以及社会是一个整体有着冲突和增补的关系。这种观点无疑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使人类产生巨大希望和乐观自信的概念。
阿德勒的理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它为传统的精神分析重新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与弗洛伊德理论不同的是,他特别强调个体的主观选择和创造性,注重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并对人持乐观的态度。另外,他的人格心理发展的观点有明显的社会倾向,强调了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
个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整体论的原则,它把人格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人格是不可分割的。阿德勒把人看做主观和客观、意识与潜意识、个体性和社会性统一的整体,并以整体论分析了自卑与超越、社会兴趣等人格特征,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整体论先河。
当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也有其局限之处:
(一)过分强调自卑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无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个体的发展不一定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发展最终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贬低了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过分强调了社会因素和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意义,夸大了人类后天的补偿能力。
(三)阿德勒理论带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如出生顺序并不能预测一个人在人格测验中的得分,一个研究的结果也不能在另一个研究中重复。
(四)阿德勒的理论观点缺乏系统深入的论证,因而显得较为肤浅。
总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刘烨编译.阿德勒的人格哲学[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4]李翠云,永春.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J].前沿,2006(9).
[5]杨小艳.论阿德勒补偿理论对个体适应环境的指导意义[J].湖北大学成人学院学报,2006(3).
[6]周东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促进人类精神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心理学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6).
[7]田印红.创造性自我与生活风格——论阿德勒的人格发展观[J].铜仁学院学报,2007(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8ef15c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