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常见修辞手法-通感

2022-08-29 00:00: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常见修辞手法-通感》,欢迎阅读!
通感,修辞,阅读理解,手法,作文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常见修辞手法-通感

定义: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修辞作用: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艺术效果。

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例如,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经典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8b6099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