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降E大调第62号奏鸣曲”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上册)第21首赋格曲》演奏浅析

2023-04-28 11:37:4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顿“降E大调第62号奏鸣曲”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上册)第21首赋格曲》演奏浅析》,欢迎阅读!
海顿,巴赫,格曲,奏鸣曲,大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顿E大调第62号奏鸣曲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上册)第21首赋格曲》演奏浅析

作者:刘东月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

要:通过对《降E大调第62号奏鸣曲(Hob.XVI52)》《平均律钢琴曲(上册)第21首赋格曲》三部作品深刻的分析、理解、演唱,以音乐会的形式全面检验自己的钢琴表演综合能力。

关键词:作者简介;曲式结构;音乐特征;演奏提示 一、海顿E大调第62号奏鸣曲(Hob.XVI52

古典主义音乐,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人物肯定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的的音乐虽然相互影响,但是又各具特色。

人们亲切的称海顿为海顿爸爸,因为海顿的一生过得相对安稳,虽然有时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痛恨,但是他却能安于现状,乐在其中。海顿一生经历了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前期,所以其音乐也经历了风格上的巨大演变。他一生共创作了62首钢琴奏鸣曲,其音乐风格朴素、自在,并且充满活力和幽默的气息,作品中没有反映强烈的矛盾对比,而更多的是对世态风俗性的描述。

海顿的62首奏鸣曲海顿的 《降 E 大调奏鸣曲》(Hob.XVI/52)是其最后一首钢琴奏鸣曲,于 1794 1795 年间完成,”[1]是演奏会上最经常听到的曲目,也是海顿所有的钢琴奏鸣曲中最艰难的作品。不论是曲调还是技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精湛的技巧大胆的和声进行,使该曲产生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部作品共分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共有116小节,降E大调,奏鸣曲式结构。这个乐章的结构非常庞大,素材较之前变化丰富,调性对比频繁,大量的使用远关系调。不仅仅是单一的旋律流动或饱满的和声语汇连接,还有更多的交响性和幽默性穿插其中。呈示部一开始就不断的突出主题,并且将这一简单的乐思形象不断的扩展,直至形成一个庞大的音乐结构,这一点与贝多芬的奏鸣曲有很多相似之处。,展开部音乐引入新的素材,附点音符和装饰音成为本段落的一大特色。

1-2小节在音响造成了如整个交响乐队齐奏的效果,给人一种宏伟饱满的感受。第3节,提高一个八度奏响主旋律,并且在右手的安排上从饱满的三和弦减成了单旋律,给听众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种交响乐队齐奏之后单独吹响的木管乐器,清晰而柔和。经过一拍休止之后,带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以及沿着疑问找到了答案。第6-8小节显得特别的平稳,像是稳步的歌唱。右手使用不超过二度的旋律走向,给人稳定前进的感受。左手采用六度音程分解下行,与右手的主旋律声部形成默契的呼应。第9-10小节又一次奏响1-2小节主题,不同的是这次交换了双手的材料。17小节再次重复主题,但经过一个小节就展开了发展。到此为止,此曲的交织性体现了交响性。并在展开部、再现部多次运用此手法,仿佛如一种川流不息的生命在流动与延续,充分体现了海顿的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个性。28-2946-4768-7298-99小节采用反拍的节奏型,模仿乐队中的响铃,达到了一种清脆的音响效果。并与前后的不同色彩的对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体现出了海顿的幽默性。

通过演奏可以感知,演奏海顿的作品需要很好的手指支撑达到饱满的音响效果,时而需要指尖的颗粒性,时而需要连奏的慢触键。鉴于古钢琴的发音特点和当时的钢琴和现代钢琴的区别,演奏他的作品力度不可过大。谱面p实际演奏效果可以是ppf实际演奏效果可以是mf音量上,最大音量控制在mf,最小音量控制在ppp。海顿早期奏鸣曲很少标记力度符号,所以早期作品可能是为拨弦古钢琴创作的。中期的许多奏鸣曲可能受钢琴的影响或者羽管键琴创作,作品出现了力度符号,音与音之间轻重富于变化。在晚期奏鸣曲中,海顿充分利用钢琴越来越丰富的性能,频繁的使用pppfffdimcrescendo,等力度符号,其中海顿特别喜欢使用fz。踏板的运用也要谨慎。演奏海顿还需要充分的运用想象力,才能很好的将每个乐句随心所欲迅速改变音色与表情。海顿对巴洛克的复调手法进行了自己个性化的创造,他一方面保持华丽风格的旋律手段,另外还恢复复调的技巧,将复调以音型化的形式出现。这样一来不仅简化了复调,而且增加了不少的趣味。

二、巴赫《平均律钢琴曲(上册)第21首赋格曲》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享有音乐之父之称,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各类体裁形式的作品500余部。巴赫扎根前人的研究传统,但是又超越前人的丰碑,将复调音乐推向了最高峰。《平均律钢琴曲集》可以说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被誉为钢琴音乐旧约圣经,是巴赫为人类创造的一大遗产。平均律1671年(中国明代朱载堉1584年首次找出《新法密律》)由德国的维克迈斯特发明,将一个八度内的音均等的划分为十二个半音,这就是平均律。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便是为了证明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两卷,各24首,上卷是为其长子利德曼和次子艾曼纽而作,创作于 1722 年。[2]22《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第21首赋格曲是《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入门作品,是学习钢琴音乐的必奏作品。这首乐曲是一首世俗舞蹈性的赋格曲,类似于前奏。将第21首前奏曲的主音进行节奏变化,开始了以属音开头的主题音乐。该曲呈示部一开始的主题平稳方整,在演奏时应该饱满、活泼、有力;进入展开部之后,突出中间声部的音乐;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呼应,依旧保持着舞曲的性格,最后结尾处做了一个渐慢的音乐处理,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结束感。赋格在巴赫的创作形式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赋格通常是由最精练的素材来构筑成的音乐作品,往往要求作曲家以最小量的元素来达到最大量的变化。每首赋格的主题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仅各具个性而且寓意深刻。有宗教受难性的、有世俗舞蹈性的、有节奏动力性的、有抒情歌唱性的、有雄伟英雄性的,这些赋格主题既是当时德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巴赫个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而每首赋格都是主题个性的逻辑发展和表达。它们在织体、形式、和处理上各有千秋,令人叹决。

在演奏这首作品之前,首先应该对复调音乐的内涵有明确的认知,并且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左右手的协调与各声部之间的密切配合。为了更好的整体性把握这首作品,应该从人文背景上理解巴洛克精神。巴洛克时期是一段充满矛盾的历史,人们一方面崇尚理性意识形态,一方面又受到宗教意识的渗透。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才构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应该显示出自己的审美理念,并且将赋格音乐的层次性弹奏出来。 参考文献

[1]王贺.解析海顿《降 E 大调奏鸣曲》(Hob.XVI /52)的创作手法与整体结构[J].当代音乐,201711):54-56

[2]于莉莉.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解析——以第一卷第八首为例[J].当代音乐20153):77-79 作者简介

刘东月(1993.06-),女,汉,籍贯:四川万源,学历学位:艺术硕士,研究方向:音乐。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81adc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2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