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2022-07-17 10:21:5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开课,教案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作者是谁?王羲之(请一位同学板书作者:王羲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了书序《兰亭集序》《兰亭集》中的诗,到了现在,除了搞专门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这篇序却声名远播,流传千古,除了它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内容上的原因。那么这篇作品的文学内蕴如何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探究一下。

二、课堂检测:重点字词句(小组竞赛形式) 1、重点实词 2、虚词 3、句式 4、翻译 三、(听录音)或全班朗读。注意朗读节奏,把握感情。(纠正读音) 四、整体感知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明确:乐——痛——悲(板书) 【过渡】: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2、思考: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五、研习文本 (一)研习第一段

1、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 (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 明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赏心 【过渡】第一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俗话说:“好花不常


开,好景不常在。”面对即将散去的宴会,王羲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心情一下子转入痛中来。

(二)研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在第二段中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来体会作者内心的痛。 (学生找谈感受老师点拨)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短暂 欣之所遇,快然自足

所之既倦,感慨系之————欲望永不能满足(世事无常)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世事变化之快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命终归于毁灭。

明确: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板书) 【过渡】:作者由兰亭盛会的乐转入到人生的短暂,世事的无常之“痛”中来。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看看第三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朗诵第四自然段。

2、思考: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介绍背景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

(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

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3、思考: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 昔人

时人同痛“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后人

六、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会,都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结束语: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七、作业:课外思考拓展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已经是后之览者,应该


有许多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悟?

人生苦短,人之共叹。但大多数却经受了人生的考验,创造了瑰丽的人生。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 苏轼:人生如梦,却表达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 毛泽东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板书设计



乐集会盛况良辰美景,乐事赏心

痛人生感慨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写序缘由“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附: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38f34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