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乾隆皇帝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2022-05-07 16:12: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朝历史】乾隆皇帝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欢迎阅读!
蒙古语,乾隆,满语,汉语,清朝
【清朝历史】乾隆皇帝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

乾隆皇帝是“文芬武秦”一代的皇帝,他的书房虽小却很雅致。南木雕隔断扇将其分为南北两个小房间。其中一个用窗台装饰乾隆皇帝的文具。窗台下有一个可以坐着躺着的高低炕。乾隆皇帝的宝座位于高岗的东面和西面。墙上还挂着“三西塘”的匾额和他亲笔书写的“三西塘”墨迹。牌匾两侧的对联是“拥抱古今,深信豪苏”(豪苏指书法)。从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乾隆人的思想和兴趣。“三喜堂”的陈设典雅朴素,不仅弥补了空间的不足,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简洁而优雅,清新而内涵丰富。

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

可以看出,乾隆皇帝有着最挑剔的眼光和最微妙的艺术直觉。他是各个时代最富有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他在诗歌、曲赋、书法、绘画和音乐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作为一个皇帝,有这样的才能,再加上世界的和平,能够去中国旅行,这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也可以被称为“皇帝中最好的”。他也是皇帝中罕见的长寿者(可能与他的广泛爱好有关)。天坛祭天时留下的“古稀之门”也成了一个好故事。

乾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位,一共才48000余首。同时他还是一名语言学家,其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他应该是清朝最重要的皇帝,因为他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成就。乾隆亲自倡导并编纂了大型文学丛书《四库全书》,包括古籍35003种,79337卷,装订成3.6万余卷。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官方书籍。他开设了博学的宏观词学,从世界各地招募人才,下令征集书籍,完成了《明史》、《清文学通考》、《大清法典》、《大清统一志》等,这些成就与他的博学有关。由于乾隆皇帝对文化事业的热情,从乾隆到嘉庆,汉学越来越繁荣,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学派”。

建筑艺术方面,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


(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停在“三喜殿”外,虽然它的空间很小,但它可以看到豹子在中间,看到小的大。“三喜堂”引领着世界学者的人文风尚,见证了一代人的人文光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d71c2a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