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热门阅读曹植有无《七步诗》素材》,欢迎阅读!
曹植有无《七步诗》?
近日热播的历史剧《军师联盟》,给追剧的观众"恶补"了不少曹魏时代的诗篇,剧中人物屡屡吟诵着《白马篇》、《箜篌引》、《登铜雀台赋》等,令人颇感古雅之风。当剧情演绎至曹丕继位之际,观众熟知的"七步诗"典故却没能如期出现,这多少又有些令人感到意外了。须知,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是任何一位接受过中学语文教育的中国观众都耳熟能详的,为什么这部历史剧却忽略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典故呢?
"七步诗"的典故,源自《世说新语》一书。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大意是说,曹操死后,曹植的哥哥曹丕继位之后,要想迫害曹植,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要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一首《七步诗》,曹丕感到十分羞愧。
这源自南朝时期(420—581)笔记体著作《世说新语》中的"七步诗"典故,因为距离曹魏(220—266)时代不算太远,后世读者认为书中记载大多可信,遂流传至今。然而,在大约一百年前,有一位北大教授认为,曹植传世的诗作能确认的只有七十四首,而且并不包括那一首著名的《七步诗》。他将这七十四首诗合辑一册,并详加校注,以《曹子建诗注》之名出版。他认为包括《七步诗》在内的另三十三首诗,"以其有传讹者、误入者、疑存者、复增者、断落不完者,无取乎畸零辏杂为也",所以,皆没有采纳辑入。
这位北大教授名叫黄节(1873—1935),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广东顺德人。清朝末年,他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作为"国学"、"国粹"概念的首倡者之一,他参与创办的国学保存会,始终把"研究国学,保存国粹"视为办会宗旨,特别强调在国学研究上的"去伪存真"。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他着力研究汉魏时代的古诗辞赋,并严格甄选史料,精心校订注释,对于没有文献证据的传说类诗文,一律不予采辑。《曹子建诗注》一书,之所以没有将《七步诗》采辑收入,正体现了其严格的学术方法。
从1917年开始,黄节受聘为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专授中国诗学。至1922年,这五年时间里,黄节的诗学课程,以其自撰、经由北大出版的《诗学》一书为课程主干。在《诗学》之后,1920年代泉涌而出的六本黄氏诗学著述,如《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鲍参军诗注》、《谢康乐诗注》、《曹子建诗注》等,一脉贯穿于北大任教时期的黄节之学术生涯之中。以上六本书,不过是《诗学》的扩写与精编,迄于汉魏诗学、涵摄六朝诗学的这些个案专著,终篇却以1928年完稿、1929年由北大初版、1930年由商务
印书馆修订新版的《曹子建诗注》而尘埃落定。这部著作,可谓黄节诗学研究的"盖棺之作"。
从此,这本辑有七十四首曹植诗作,但确无《七步诗》的《曹子建诗注》,成为中国学术界公认的最佳版本,也是后世读者深入了解曹氏生平及文学的重要指导。至此,中国读者对"七步诗"典故的认知分成了两拨,一部分是仍认定源自《世说新语》的典故属实、对此深信不疑的普通读者;一部分则是从黄节所编注的《曹子建诗注》中获得权威解释,不再采信"传说"的研究型读者。就此看来,《军师联盟》的导演及编剧,应当深入研究过近代以来关涉曹魏文史的诸多文献,倾向于黄节的研究结论,最终在剧情设置上没有将"七步诗"典故纳入演绎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8e063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