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考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之必须
摘要: 爱是世间永恒的主题,情感教育则是教育不老的话题。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实施,情感教育更是倍受瞩目,尤其在语文教学中。然如何做到、做好情感教育,完善情感教育至今仍是一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育 情感教育 必备条件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语文都是具有教育的功能。育人始终是语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而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塑造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拥有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品质。这才是社会所需要教育所培养的真正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人。
语文作为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所必备的一门学科。其关键在于它是一门以母语教育为基础的学
【2】
科。在解放前语文课不称语文。小学里叫国语,中学里叫国文。语文是解放后才有的。从之前语文的“语”和“文”的修饰语中,我们不难发现“国”的存在。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首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本国的语言,培养其对母语的内化感悟和外在应用的综合能力,即包括听说读写的运用现代语言把握生活进行交际的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更是了解民族文化的载体,有着传承民族文化,进行心灵培育和审美濡化从而建构起学生完整人格的主要一面。这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而“要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就必须从教育立人的角度来寻找途径3。立人教育是着眼于完整的的教育。一般来说,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人文性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关于逻辑的判断,后者是价值的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这就是语文育人本质意义之所在。语文教育立人的基础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即打“学习底子”,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之所在;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为“做人”打好基础,即打“精神底子”,这是语文的“人文性”之所在。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这种完整的人的教育即立人的教育为基础和实现的。而一个称之为完整的人其必拥有的高尚道德与健全人格教育与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也早有存在。
可是在语文教育中或可称在教育中,随着时代发展,物化世界的缺陷,理性教育的偏颇等弊端的影响,使教育转型为知识的接受,能力、智力的培养,而忽视“人文性”,忽略人的情感世界的荒芜,学生品质与个性的不健全,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不完整。好在现在教育越来越认到也鼓励强调“教育部能忽视另一半”,即不能偏重认知忽略情感,强调科学忽视道德与人格。在现代教学目标中也强烈提出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情感过程与认知 过程的有机统一,情感与认知互相渗透交融,情感教育也逐渐在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或许有人质疑提出为什么是“尤其语文”呢?应当说任何学科都可以进行情感教育,也理应由此责任。只因语文有着其特殊性。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有着它独有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同数学。我们都知道数学是理性的。学习数学主要是掌握其公式、定理,然后举一反三,将其学会应用计算。数学是生硬的,如钢筋水泥的建筑,棱角分明,条条纲纲是不可改变的。它的答案是唯一的。而语文则是感性的。它用干阿星的方式去描述世界,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情感性很强。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是活的。有说对一点也可得分而数学错了就是错了。其次,语文与美术、音乐等综合学科也不同。美术、音乐等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完善人的全面教育,素质教育,是佐料。其主要还是母语教学尤其在小学。语
1
【】
文课除了教授基本的听说读写,发挥其“工具性”外,其具有美育功能,即“人文性”的一面。语文课程除了基本教授认知外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的心智发展与人格内化,它具有双重功能。因此说语文课程是所有教育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承担者。
题目所提情感教育,我将其分为两层:一是教师必备情感进行教育,即教育方法、途径;二是学生
【】
受情感教育,即教育目的。情感,从心理学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求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4。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池塘与水的关系,指出“犹如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情感不仅是思想品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且是教学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上说情感在教学和教育中有着信号功能:微笑点头表示赞许,瞪眼拉脸预示不满;调节功能: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产生不同的心态:三是感染功能:教师的热情带动学生活跃课堂,使学生乐于接受学习等多种功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不难看出教师情感的投入在教学中的有效性与重要性。一个调查报告更加证实了教师情感对学生受教育的影响。
这是上海市青少年研究所组织的对上海市不同类型(重点、非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意识状况的调查。调查采用的是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提供的初中生意识调查表,调查的项目共有23项。其中“你最喜欢的教师类型”一项每人只能在八种教师类型中选一项,这八种类型分别是:⑴纪律严明的教师,⑵热心教学的教师,⑶热心课外活动的教师,⑷幽默慈祥的教师,⑸乐于交谈的教师,⑹注重考试的教师⑺平等待人的教师,⑻理解孩子心情事物教师。调查结果,按照他们最希望的一种教师类型的来看,选择最多的是第⑻种,其占总数的41.4%;其次是第⑵种占总数的19.4%;第⑷种占总数的18.2%和第⑺种占总数的11.3%。以上数据足以证明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水平外更应要有丰富的情感,灵活的使用情感来进行教学教育。
作为教育者应该知道受教育主体是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每一个作为学生的人的最初入学想法都是学好知识,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学生。然而因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周遭的所受教育环境不一导致同龄阶段出现学习成效不一现象,优生差生等级出现。天下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懂礼貌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理所当然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在态度上要比对那些不爱学习只爱捣蛋的学生要表现的热情些,亲切些。有什么好事都首先想到好的学生,出了什么坏事第一反应就是那些所谓的坏学生。因此有些学校、班级选举班干,评优活动都被很多学生称为“所谓的民主”,其实人选早已由教师内定。学生就对教师不满甚至整个学校不满。除去智力等因素教师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两极分化的出现。无论处于何龄段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无法看清,因此感情不深刻,易于冲动,控制力弱。因其自身存在原因还受外界各因素的影响,对此就更容易厌学,厌师。他们需要被理解,需要沟通,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情感投入很关键。其次,语文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充分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再融于教师的个人情感从而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焰,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感受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真情实感,让教材的人文思想内化为春风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市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发展,消极的情感则反之。正如《学记》中所说“疾其师而隐其学”。作为教师,除了硬件必备外,其内在修炼,感情培养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语文教师,一个真正懂得用情感教学的教师,其必备以下条件:
一、 敬业,富于激情。敬业是每一个在职人员必备的品质,是每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尊敬热爱自
己所从事的岗位,时刻付之以热情、激情。激情是一种正向的积极情感,是一种充沛的有极大感染力的情感,是一种对于事业全身心投入积极奉献所爆发的力量。具有正向工作激情的教师能够用自己的热情去诠释自己的角色意识,用自己的生命与教育事业融为一体,真正演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佳话。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学生,激发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能使学生感情升华,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锤炼自己的的德行。激情不单只是创造一种气氛,更重要的是用激情去刺激带动学生,尤其那些厌学厌师的学生,用教育激情去震撼他们的心灵,用耐心与细心,爱岗敬业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4176a0ce2f0066f53322be.html